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创建频道> 生态文明 > 正文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 促进扩大内需改善民生
http://wmf.fjsen.com 2008-11-17 11:05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在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讲话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 李克强

(2008年11月12日)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8年年会在北京举行。作为新一届中国国合会主席,我很高兴结识各位。本次年会以“机制创新与和谐发展”为主题,这对于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并以我个人的名义,对各位委员、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为中国环境与发展事业作出不懈努力、提出诸多建议的专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世界经济金融形势正在发生急剧变化。国际金融市场继续动荡,对实体经济形成很大冲击,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给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面对这一全球性挑战,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合作,携手应对,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与发展。

    今年对中国来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我们经受住了严重自然灾害和国际不利因素的挑战,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前进的道路上存在许多困难和压力。最近,面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的不利影响,中国政府及时对宏观经济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经济发展。今年第四季度,我们将新增中央财政投资1000亿元,用于推进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建设,并加快地震灾后重建步伐;千方百计增加居民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收入,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是一个重大挑战,但只要我们积极应对、主动转型、行动有力,也可以转化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有利机遇。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这本身就是对世界经济作出的重要贡献。同时,我们致力于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推动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又可以使人民生活在提高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改善质量。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不可分。我们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中,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一项重点,表明了中国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心。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增加内需,也需要加强生态环保等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并以此为重点培育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把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有机结合起来,把环境保护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把节能减排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方面,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新的起点上形成新的发展机制。这既有利于拉动中国经济增长,又有利于解决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从而推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把保护环境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环境保护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转变。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的力度,取得了积极成效。在经济保持快速增长的同时,使环境污染加重和生态破坏加剧的趋势有所减缓,部分地区和城市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中国为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努力。

    2007年,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首次实现了双下降,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特别是今年以来,中国环保工作经受了严峻考验。面对历史罕见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国有关部门迅速启动环境应急机制,严密防控次生环境灾害,切实保障了灾区群众饮水和环境安全。在举世瞩目的奥运会期间,有关地方和部门协同配合,全力实施奥运环境质量保障措施,实现了北京空气质量天天达标,兑现了向国际社会的郑重承诺。

    当然应当清醒地看到,中国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实现现代化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过程中,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发展经济的任务十分艰巨。与此同时,长期积累的环境矛盾尚未解决,新的环境问题又不断出现,有的问题直接影响人民健康,保护环境的任务也十分艰巨。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不仅是13亿人民的福祉所在,也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

    面向未来,中国将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坚持建设生态文明,加快形成有利于节能环保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坚持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有利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调动多方面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环保为民,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使人民群众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提高生活水平,在环境改善中不断提高生活质量。

    推动环境保护,需要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我们将继续坚持以改革的办法解决环境问题,在履行好政府环保职责的同时,注重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抓紧理顺重要能源资源产品的价格关系,建立能够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促进企业和全社会降低消耗、减少排放、保护环境。

    加强环境保护,需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我们将进一步增加节能环保投入,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污水管网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建设,加强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加强国家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动环境保护不断取得新成效。

    增强环保能力,需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资源环境领域蕴藏着很大需求潜力。节能环保产业是朝阳产业,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我们将加强政策扶持,鼓励自主创新,大力开发环保科技,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加快发展节能环保设备、环境服务等产业,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节能环保企业,提高环保效率和水平,以增加投资、带动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节能环保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切身利益,需要全民参与。中国正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全民节能行动,在全社会推行节油、节电、节水等措施。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社会动员力度,增强全社会的资源环境忧患意识,使节能环保成为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各位委员、各位专家!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也是环境保护的有效途径。我们将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积极开展国际环境合作,丰富合作内容,提升合作水平,实现共同发展。通过环境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有用人才和必要的资金。我们将本着互利共赢、务实有效的原则,积极参与国际环境事务,共同应对环境问题带来的挑战。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中国将坚持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原则,同世界各国一道,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不懈努力。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自1992年成立以来,走过了17个年头,已经成为中国环境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场所,成为加强中外环保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国合会汇集了来自世界众多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和知名人士,既拥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又具有丰富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希望你们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一如既往地关注中国环境与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世界先进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为中国环保事业贡献智慧和力量。

    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心愿,也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让我们进一步积极行动起来,相互帮助,真诚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促进世界经济发展,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最后,祝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08年年会圆满成功!

责编:赵舒文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