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10月31日讯(通讯员 吴会明)集美区群众广场文化搬上省台莹屏,即10月29日在福建电视台新闻联播的“福满海西”栏目中播出。节目通过现场生动报道了集美区北区文化广场,运用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群众参与和以志愿者为主体的两种运作模式,做到活动内容自我编排、音响设备自我管理、节目主持自我担当、现场秩序自我维护、活动经费自我筹措,从而达到了花小钱办大事办实事效果的这一有效举措,肯定此举真正让“文化广场”变成了“广场文化”,并以此为示范,有力推动了全区基层文化建设繁荣与发展,表示值得推广。
据悉,集美区侨英街道北部工业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发以来,已达到4.5平方公里,目前已有360多家企业落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0多家。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崛起,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现已达到8万人;辖区诚毅学院、华侨大学等高校学生近2万余人。家中的生活很和谐,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和当地的居民百姓一样,他们也渴望有更多展示个人才艺的机会,有着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在这一背景之下,集美区侨英街道北区文化广场应运而生。文化广场是个开放的舞台,也是最理想、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展示才艺和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侨英街道党工委高度重视,自觉地把开展社区广场文化活动作为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来抓,把北区文化广场打造成辖区与工业区情景相融的品牌文化阵地,打造成外来员工“流动的家”,在人员、资金和设备及场地等方面优先安排落实。此举引起了区委、区政府领导重视,区委宣传部对北区文化广场建设先后投入近40万元添置广场音响系统,改善照明系统,满足了各种大中型文化演出和群众集体歌舞会的需要。
侨英街道作为厦门集美区大力开展基层群众性文化“把书读起来、把歌唱起来、把舞跳起来”的试点先行单位,经常性地举办演出活动需要财力支撑,而街道经费有限,对经常性公益演出和群众性文化活动难以实现可持续性。对此,侨英街道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大胆探索出了一条广泛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支持基层文化繁荣发展的新路:政府主导、企业支持、群众参与的文化活动运作模式,且已坚持三年。
平常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中,侨英街道充分发挥辖区企业多的优势,争取民间力量、社会力量的支持,广泛联系企业、商家通过赞助、冠名、举办专场等方式参与广场文化活动。目前已有坤联、福盛、宏发、士林等10多家知名企业出资赞助,福满多商场还长期为文体竞赛活动提供奖品,由此经费缺口得到弥补,文化广场继而焕发蓬勃生机。集美区委宣传部“扶上马再送一程”,帮助建立基层群众文化繁荣发展机制,使得广场文化活动不仅成为辖区居民和外来员工展现风采的舞台,也成为企业拓展知名度与展现企业文化的平台,逐步实现政府、居民与企业、员工多赢格局。
“群众文化要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要让广大群众参与其中,成为主导者。”基于这一共识,侨英街道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招募志愿者,组织成立侨英青工志愿者协会,广场文化活动节目主持人、歌手或选手、评委或裁决,以及现场保卫等均由活动志愿者担任,让志愿者成为广场文化活动的主体。街道还借助网络平台建立了广场活动志愿者Q群,通过群聊平台听取意见、发布消息、沟通信息,吸引更多的辖区群众和周边地区外来务工人员的积极参与。
不仅如此,侨英街道积极组织构建社区文艺团体,目前有叶厝社区健身队和舞蹈队、孙厝社区老年合唱队、凤林美社区腰鼓队、兑山社区腰鼓队、浒井社区秧歌队等,这些文艺团体积极参与广场文化活动,展现了特区农民新风采。北区广场逐步成为长期性、广泛性、经常性、规范性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成为侨英街道构建和谐文化、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借助这个平台并经三年来的实践,侨英街道正积极推动着辖区群众文化事业的发展。
如今,集美区侨英街道北区文化广场已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乐园,政府举办大型文化活动的场所,商家营销推广寻找商机的热土;成为侨英街道群众文化的一张烫金名片,集美区基层广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文化广场”打造成“广场文化”,已是集美区的群众文化品牌,厦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洪碧玲多次现场调研时,给予好评。
新闻链接>> >>
集美学村入选首批闽南文化生态保护试点
又讯(通讯员 吴会明)今年11月份,福建省文化厅将正式公布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首批保护试点单位名单,目前厦门市已确立一批保护试点进行申报,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故乡集美学村的嘉庚建筑,名列其中。
据悉,根据厦门实验区的文化生态系统、文化生态和谐、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环境理念制定相关建设内容及保障措施,早在今年9月,《厦门市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正式发布。保护区建设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8-2010年、第二阶段2011-2015年、第三阶段2016-2020年,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期一致。
第一阶段将重点以建设观音山――五缘湾,鼓浪屿郑成功文化、建筑艺术博览和中秋博饼民俗,集美学村嘉庚建筑、闽南教育和端午民俗等3个闽南文化遗产展示区。
责编:赵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