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的公示
根据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央军委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推荐评选工作的通知》要求,我省经层层推荐、省委省政府研究,并经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评选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初审同意,将推荐“福建省赴川抗震救灾医疗卫生救援队”等2个集体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王灵岚等4名个人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为增强评选工作的真实性、公开性,确保推荐对象的典型性、代表性,现将简要事迹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从9月9日至13日,欢迎社会各界监督。对公示对象如有意见或要反映问题,可以书面、电话、来访等形式向省评选办反映。个人反映问题的,要求署真实姓名。受理单位:省评选办(设在省人事厅):福州市华林路80号省政府大院8号楼213、215,邮编350003,电话:87836003、87833920。
省推荐评选全国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领导小组
二○○八年九月八日
一、福建省赴川抗震救灾医疗卫生救援队先进事迹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省立即组建福建省赴川抗震救灾医疗卫生救援队,先后派出9批529名医疗卫生人员,共携带30多吨救灾药品、医疗器械和救援车,分别进驻汶川、都江堰、江油、彭州等重灾区。救援队队员一到灾区就迅速融入驻点医院,抢救从废墟中救出的伤员;他们冒着余震不断、山体滑坡、道路塌方的种种危险,住帐篷、啃干粮、喝凉水,无水洗澡、头顶烈日,背着几十斤重的药品、器械,行走数十里山路,挨家挨户巡诊、消杀、防疫;深入灾区设立临时医疗点,及时提供医疗预防保健服务。据统计,医疗卫生救援队累计巡诊64289人次;接诊、救治伤病员30498人次,实施灾后心理危机干预725人次,消杀处理安置点5844个次、饮用水点187271个次,消杀面积累计达678.78万平方米;发放各种宣传材料近19064份,健康宣传教育140882人次,实现了责任区域卫生防疫监督全覆盖,未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和其他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二、福建省援建四川灾区过渡安置房工程建设现场指挥部先进事迹
省援建四川灾区过渡安置房工程建设现场指挥部主要负责板房援建规划选址、设计、施工、安装、质量监督、验收、联络宣传、协调生产运输、后勤保障等工作。先遣人员于5月21日奔赴四川彭州灾区,他们冒着余震、暴雨、山体滑坡等危险,迅速打开工作局面。指挥部带领48家福建建筑、安装、运输企业的7000多名员工,克服各种困难,经过2个月的连续作战,完成板房36522套(国家任务36500套,列全国第七位),总建筑面积74.86万平方米,提前20天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福建援建的过渡安置房突出以人为本,板房质量高,增设了遮阳网、雨篷、室内分隔布帘等人性化设施;注重美化环境,保护了树木和耕地;重视以工代赈,为当地群众增加收入4000多万元。援建工作得到国家建设部、国土资源部和四川省的充分肯定以及受安置群众的高度赞誉。
三、王灵岚主要事迹
王灵岚,男,汉族,1958年5月出生,中国民盟会员,现为省疾病控制预防中心主任技师、科长。在抗震救灾期间任福建卫生防疫队队长。他冒着余震和山体滑坡的危险,深入江油市各乡镇调研灾后防病情况,累计行程数千公里;现场指挥防疫队灾后宣传教育、集中灾民点消毒和杀虫、饮用水消毒、食品监督、传染病监测等。他带领福建省防疫队部分专家,冒着危险考察江油市内约36公里的湔江泄洪区,亲自主笔为江油市修订了《江油市卫生局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卫生防病应急预案》,该预案成为后来唐家山堰塞湖泄洪后淹没区卫生处理的指导性文件。他和队员们10个人挤住一个帐篷,雨天被褥潮湿,晴天温度则高达40℃以上,经常要工作到凌晨。在其带领下,福建卫生防疫队全体队员克服种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出色完成了工作任务。
四、郭晓平主要事迹
郭晓平,男,汉族,197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的主任科员。抗震救灾期间任厦门市灾区安置房前方建设工作小组工程部、综合部主任。他克服父母伤病、孩子幼小、妻子经常要通宵值勤等家庭困难,主动请求到一线参加救灾抢险。他于6月中旬到达彭州市,并承担了最艰苦最繁重的施工组织和综合协调工作。他克服高温酷暑、余震不断、生活条件艰苦等种种困难,在确保工程质量和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统筹生产施工,使施工队伍创造了日安装600套板房,3天完成板房水电安装、沙浆找平3000套的纪录。为提前23天完成全部板房安装建设任务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援建过程中,他组织工程队伍利用施工机械帮助村民清理废墟、修复化粪池、维修道路,招聘1500多名当地村民参加施工,购买利用当地倒塌房屋废渣铺设现场施工道路,既解决了村民的收入和废渣清运问题,又节约了工程造价。
五、李小荣主要事迹
李小荣,男,汉族,1976年1月出生,现为雅致集成房屋股份有限公司福州分公司业务部经理。抗震救灾期间,任公司抗震救灾安置房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具体负责公司安置房的生产安装工作。汶川地震发生后,雅致公司承担了8150套安置房生产任务。面对公司生产能力不足、原材料缺乏等困难,李小荣想方设法扩大生产车间,并赶赴南京、深圳、东莞等地联系原材料供应,在生产最繁忙时期,他日夜加班,没离开车间一步。该公司后来成为福建省救灾安置房工作中任务最重、最早发运、最早完成的企业。在彭州市安装一线,他不顾个人安危,冒着余震、滑坡、落石等危险,战斗在最前面,日夜奔走在彭州市白鹿镇、新兴镇、通济镇等六个镇19个安置点之间,调度指挥8000多套安置房的安装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公司提前15天完成8150套安置房生产和安装任务,被媒体赞誉为“雅致速度”、“福州速度”。
六、郑建彬主要事迹
郑建彬,男,汉族,1982年出生,共青团员,现为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海峡都市报首席记者。他两进灾区,全程参与、策划了汶川地震抢险、救灾和援建报道,创下了多项第一:福建省第一个震后赶赴灾区并发回报道的记者;第一个挺进北川、汶川重灾区的福建记者;当时经他采写或策划的独家、有全国性影响的报道数量居全省第一。5月13日进入灾区一个多月里,他冒着生命危险,策划、采写了近百篇稿件,主要报道了福建救援人员在灾区可歌可泣的事迹,许多报道被中央媒体和各大门户网站转载。在灾区采访的同时,他和同事还积极参与抢险救援行动,救出10名老人和孩子,帮忙转移20多名群众,并把自己的口粮、水让给急需的灾民,自己一天只吃一餐。他还积极组织募集全国第一批民间大宗赈灾物资捐赠给四川红十字会。
责编:赵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