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文明天下
和谐、文明、开放:解读北京奥运会精神遗产
文明风   |  时间: 2008-08-29   |   文章来源: 半月谈
 

    国家主席胡锦涛指出,北京奥运会的精神遗产更为持久、更为宝贵。最重要的有三个方面:一是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二是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三是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

    北京奥运是中国人精神、情感经历的一次洗礼。从申办到筹办、举办,在这一历史事件的每一阶段,中国人都发自内心地期待奥运、支持奥运,个人情感与奥运进程紧密相连。

    北京奥运是中国人加速与世界文明接轨的一个契机。通过体育的平台,国人向世界展示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友好热情,学习借鉴各国的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

    北京奥运是中国人在大国日渐崛起过程中心态逐步成熟的标志。人们在全球聚焦下日益自信从容,改革开放在带来物质富裕的同时,正塑造着大国的心态和风范。

    和谐: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感召中国和世界人民

    奥运已成为凝聚亿万国人的一个精神符号。“中国加油、奥运加油”的口号回荡神州,这样的呐喊之所以激动人心,不仅是因为亿万国人的全民参与,更是因为其蕴涵了真情实感的内在力量。这是今年来中国人再一次为这样的呼声而感动,前一次是汶川大地震后广大群众激动喊出的“中国加油、汶川加油”。“这个声音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它让我第一次感到了精神力量是如此强大,听到它我就感到了希望,就浑身都是劲。”一位在奥运会开幕式当天赶赴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仪式的观众,以平实的语言展示了奥运对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奥运无疑是当前最能引起国人共鸣的字眼。一项对北京市民的调查显示,超过99%的受访者表示自己以各种形式参与了奥运。他们有的是奥运志愿者,有的收藏各种奥运纪念品,超过6成的受访者观看了城区的火炬传递,70%以上的受访者表示“要尽量少开车,支持绿色奥运”,接近95%的受访者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北京城市形象”……

    奥运还是联系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无论身处世界哪个角落,华人们大多自发收看了展示中华民族文化风采的奥运会开幕式。抽样调查显示,95.2%的香港市民对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表示“支持”或“非常支持”;台湾少数民族艺术团在开幕式上倾情演出,近百名台湾志愿者热忱开展服务工作,台湾一些党派领导人络绎前来出席开幕式,大批台湾观众、游客接踵而至……

    在北京奥运筹备和举办过程中,奥林匹克精神再一次超越了政治的偏见,全世界再一次团结在奥林匹克的旗帜下。此前,国际上极少数人拿中国人权问题、西藏问题乃至苏丹达尔富尔和缅甸问题做文章,试图以此抵制北京奥运会。这种将奥运政治化的图谋注定要失败,全球80多位政要出席开幕式就是明证。和平和友好也体现在运动员身上,尽管赛场外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局势紧张,两国选手和观众还是在比赛中展现了“和平第一”的奥运精神。他们在对垒前后拥抱握手,传达出浓浓的暖意。

    文明:绿色、科技、人文的北京奥运理念提升国人精神素质

    北京的空气“比以前清新多了,跑起来很舒服”, 日本马拉松选手尾方刚在北京的大街上试跑了20公里后满意地表示。这是北京近年来全力践行“绿色奥运”承诺的成果。

    政府部门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决心。每日停驶50%的公务用车,机动车“单双号”限行,中央国家机关通过完善管理减少用车频率。北京市则下大力气调整经济结构来实现节能减排,率先成为万元GDP能耗下降达标地区。

    “绿色奥运”得到了社会公众的热烈响应。目前,北京“每月少开一天车”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和广大车友的积极响应,已成为一项公众环保品牌活动。“环保的就是时尚的”成为不少都市人的口号。 6月1日“限塑令”出台前后,不少人纷纷改用环保布袋,这些环保袋又大又结实,有的设计非常独特,一些时尚品牌已经瞄准了这一新兴商机。

    北京奥运饱含科技含量。以环保为例,由于执行了120多项节能措施,所有的比赛场馆在运行时可节能50%,居住设施可节能65%。

    体育带来的身心健康,是“人文奥运”的重要内涵,也在北京奥运中得到了生动诠释。“球咱看不懂,我是来感受奥运快乐的。”80岁的马玉林老大爷如此“点评”女排比赛。遍布北京各区县的26个奥运文化广场全面开放,人们可在这里享受每天8小时以上、连续66天的奥运欢乐。数百支来自世界各地的文艺团队在这个大舞台上表演。开幕式所展示的东方文化则在更高层次解读了中华文明的绚丽与浪漫。一轴长卷、万点星光、无数笑脸……无不表达出东方美学的独特精神。

    开放:各国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促进中国文化与时俱进

    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带来了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的1万多名运动员,加上教练员、裁判员、官员、新闻记者、观众、旅游者等,总人数达百万以上。在奥运村,人们用英语、法语、俄语、德语、日语交谈,200多面风采各异的旗帜迎风招展,报刊售卖处摆着最新出版的《纽约时报》、《时代》、《金融时报》、《联合早报》,这让国人真实地感受到世界就在身边。

    奥运改变生活。2006年2月,中央文明委、北京奥组委在全国组织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如今北京市民中“脏、吵、粗、俗、窘、泼”等行为越来越少了,随处可见市民自觉排队、使用文明用语以及展露友善微笑。“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口号早已变成人们实实在在的行动。

    承办奥运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全方位学习、提高的过程。从100多年前的“开眼看世界”到今天与世界的“亲密接触”,中国在全球化浪潮中更加熟悉世界共通的规则,进一步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在尊重他国的同时也日益赢得他国的尊重。

    北京奥运也是世界接触了解中国的一个绝好机会。参加北京奥运会“是一个告诉中国人民,我们尊重你们的传统、尊重你们的历史的机会”。在美国总统布什看来,奥运会也是这样一个交流的良好平台。中国对世界而言,将不再陌生而神秘,世界将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越是中国的,就越是世界的。(记者 贺大为)

责编:赵舒文

 
 回望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精神 中国的又一枚金牌 08-26
 外国主流媒体评价北京奥运会最具特色的八句话 08-27
 后奥运时代 留住志愿者的微笑 08-28
 文化部部长蔡武:共享艺术盛宴 感受人文奥运 08-27
 文化部:触摸文化中国 五千年文明借奥运散发魅力 08-27
 看花絮写博客转热帖……网络上奥运尽显人性温暖 08-26
 北京奥运:“绿色奥运”张扬“绿色意识” 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