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文明天下
文化部部长蔡武:共享艺术盛宴 感受人文奥运
文明风   |  时间: 2008-08-27   |   文章来源: 新华社
 

  共享艺术盛宴 感受人文奥运――文化部部长蔡武谈“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

    各国运动健儿在奥运赛场上创造奇迹之时,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艺术家也以演出、展览等几百项文化活动,诠释与丰富着奥林匹克精神。

    2008年3月至9月,文化部主办的“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是今年北京规模最大、水平最高、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文化盛事,为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搭建了一个相互增进了解的文化艺术平台,展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人类文明和谐发展的人文画卷。

    日前,就“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的相关问题,文化部部长蔡武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问:奥运之际文化部举办这一活动,意在向世界传递怎样的信息?

    答:奥运会不仅是竞技体育的盛会,也是展示世界各国丰富多彩文化的重要舞台,对于主办国来讲,更是反映其文化特色和国家风采的难得机遇。我们期望通过“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为国内外广大观众提供丰富多彩、高水准的演出和展览,实践我国对国际社会“人文奥运”的庄严承诺。我们更希望在平等、友好、和谐的交流与沟通过程中向世界展示中国文明开放、丰富多元的现代文化,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当代中国的真实面貌。

    问:“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涵盖了文化艺术的诸多方面,如戏剧、音乐、舞蹈、杂技,以及各类展览等。确定这些文化项目时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如何在展示传统文化的同时,表现当代中国的文化风貌?

    答:在确定“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众多项目时,一个最基本的考虑就是既要展示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又要表现当代中国的文化风貌;既要展示我国的文化特色与国家风采,又要反映奥运大家庭各国文化的绚丽多彩。

    应当说,“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了这一追求。仅在国内部分就汇集了近170台全国优秀舞台剧(节)目展演、62项专业艺术展览以及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这些项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征,文化含量高、艺术水准高、共享程度高。境外部分“‘相约北京―2008’奥运文化活动”以“分享奥运、和谐共融”为主题,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名艺术家汇聚北京,推出200多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优秀演出、展览和文化活动,充分体现中国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贯立场,体现我们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兼容并蓄、积极创新的文化追求。

    问:这次活动中有很多项目是中外合作项目,这种文化交流方式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提供了怎样的借鉴?

    答:“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中,中外合作项目是一大亮点。这种新模式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为民族文化增添了当代性。中外合作、借船出海,通过创新的艺术形式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用现代创意理念挖掘传统文化资源,以国际通用的制作手段传播中国文化内核,这种尝试适应了广大受众的需求,得到了中外观众的认可。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外合作的模式为中华文化传播海外,扮演了文化“摆渡者”的角色。

    问:奥运会期间,中外文化的交流更为频繁、碰撞更为激烈,我们的收益和启示是否也更为深广?

    答:“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是一次历史性的文化交流盛事,在交流的频度、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如此众多的艺术家同台展示自己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文化间的差异难免存在,交流中的碰撞更是不可避免。小到一个节目的配乐,大到一台演出的整体方案,不同国家的艺术家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审美标准和情趣。交流越频繁、越深入,碰撞也可能越激烈。不同文化在交流和碰撞中相互激荡,彼此也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这也正是文化交流的重要价值所在。

    我们一贯主张尊重和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张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交融中相互包容,在交锋中求同存异,在合作中共同发展。“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化活动”成功实践了这一理念,呈现给世界一幅各种文化和谐相处、共谋发展的宏伟画卷。(记者周玮 廖翊)

责编:赵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