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政务频道> 工作研究 > 正文
至坚到至柔 捍卫中华文化独立性
http://wmf.fjsen.com 2008-07-30 09:5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一

    “软实力”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奈说过:“谦卑的强权,通过吸引别人而不是强制他们来达到你想要达到的目的”。这令人想起老子的名言:“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在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如何提高国家的“软实力”已经成为国家的核心战略。

    历史上中国的“软实力”曾在世界上显赫一时——尽管当时还没有“软实力”的概念。唐代的中国文化是当时许多国家竞相学习和模仿的对象,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史”来华学习唐朝的典章制度,使团最多达500余人。公元645年日本的“大化革新”,就是在留华学生高向玄理的协助下仿照唐朝的制度进行的。日本的文字、日本首都平城京都是学习唐朝文化的结果。王维的诗“万国衣冠拜冕旈”,正是当时中原文化一时之盛的写照。而在17-18世纪的启蒙时代,中国文化的影响亦曾遍及欧洲主要国家,用法国学者莫里斯·罗班的话说:“在17世纪至18世纪的欧洲思想中,中国确实无处不在。”有些学者甚至创造了一个“中国神话”,如伏尔泰就说过:“中国的政体是世界上最好的政体,我们除了照搬外,别无其他选择。”尽管这种“中国神话”在很大程度上是按欧洲人的价值取向编织出来的,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确曾震撼了世界。

    然而今天的中国,面对的是强势的西方文化,美国的好莱坞大片和迪斯尼乐园、法国的时装表演、日本的动漫、韩国的电视剧,还有铺天盖地的西方名牌,使我们时刻感受到西方价值观念、话语系统、生活方式的冲击。在无处不在的文化碰撞中,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迫切需要“软实力”的支撑,而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打造自己的“软实力”以捍卫中华文化的独立性并走向世界?

    二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必须取得普遍的认同,被异质文化所接纳,这是打造“软实力”的一个基本前提。但是,所谓“认同”和“接纳”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不可不辩。

    有一种观点认为,文化与世界接轨就是取得西方主流观点的认同,投其所好,赢得西方公众舆论的欢心。这里有一个和谁接轨、接什么轨的问题。首先要肯定的是,今天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是社会主义观念,和西方主流的资本主义价值取向是不能混同的。我们不能为了“接轨”而放弃原则,认同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政治观和个体本位的人生观。西方文化的入侵,对我们最大的威胁正是在这个核心问题上。那么,在这个原则上的坚持是否会成为我们在世界上展示“软实力”的障碍呢?当然不是。问题是我们自己必须对社会主义抱有坚定的信心,因为社会主义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从根本上说,社会主义终将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邓小平说过:“中国只要这样搞下去,旗帜不倒,就会有很大影响。”在涉及核心价值观念的大是大非面前,决不能软下来,否则不但谈不到什么“软实力”,反倒会因软而“失利”。邓小平说得好:“要维护我们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鬼的形象。我们绝不能示弱。你越怕,越示弱,人家劲头就越大。并不因为你软了人家就对你好一些,反倒是你软了人家看不起你。”

    世界文明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要遵循一些共同的规律,西方先进国家在发展中积累的许多经验具有普遍意义。这是我们真正要与西方“接轨”的地方,也是我们赢得全球性文化认同、打造“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马克思多次谈到人的“类本性”,无论从生物进化角度,还是从社会进步角度,人类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共同的,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背景和基础也是共同的,而这正是文化互通的基础,也是吸取西方文化中好的东西的基础。如果我们不能以开放的眼光对待它们,那就从根本上堵塞了走向世界的通道。

    但是,在吸取西方文化中好的东西的同时,又要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个性,不能“邯郸学步,失其故步”。我们说突出文化个性,指的是汲取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并发扬光大,而不是扬短避长,为此就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针。由于中国走过的特殊历史道路,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性,在宇宙观、人生观和方法论上,有其独到的精神领悟,建构了博大精深的文化思想体系,是人类社会极富原创性的文化资源,与西方文化相比可谓“两峰对峙,二水分流”,适成互补。约瑟夫·奈说:“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一直具有相当大的影响,中国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吸引力。”当今西方工业文明的弊端和危害已充分显露出来,在后现代语境下,对工具理性、技治主义的检讨已成西方的主流话语,而中国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和谐共生”、“厚德载物”等思想,恰好提供了一个与之对应的文化参照系。对民族文化中的这些瑰宝,应下大力气挖掘和保护,并以合适的方式努力向全球传播,这应当是我们打造“软实力”的最坚实的基础。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