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袁隆平陪老伴逛车展称酷爱汽车已有六七辆》的配图新闻热爆网络。报道称袁院士“家里已经有六七辆车”,还被一辆“奔驰敞篷车吸引”。与往常网络中总是充满仇富的讨伐声不同,对于袁隆平买车,网民却一边倒地支持:“袁老就是有七八架私人小飞机也配!” (2008年07月25日《南方日报》)
“仇富论”是时下较为流行的一个词汇,乍听起来似乎许多人穷够了,对富人忌妒了,谁富就要跟谁“急”了,于是不少富人以此为由,不愿“显山露水”,生怕被“穷人”揪住辩子、扣下帽子、打了棍子,结果反倒扮成了一副无辜“受害者”的模样,让“穷人”们背上了“红眼病”的黑锅。现在,面对袁隆平“大张旗鼓”的“显富”,公众非但没有任何责难之词,反而一边倒地给予热棒,甚至认为“袁老有七八架私人小飞机也配”,与先前无情鞭挞某些富人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中透露出的信息值得深思,也是回击“仇富论”最有力的佐证!
事实上,“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不就是要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吗?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富人们是怎样富起来的,富起来之后又是怎样回报社会的。真正影响社会评价富人态度的因素,不是财富的多寡,而是财富取得和支配使用的方式。袁隆平对中国甚至整个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他通过自己正当的劳动所得来买车,因而理所应该、无可非议。今年特大雪灾和汶川地震发生之后,许多名星和富豪们慷慨解囊,伸出了温暖的援助之手,也同样赢得了公众的热烈掌声。由此可见,富裕本身并非坏事,真正可怕的是不择手段的致富和道德缺失、逃避社会责任的为富不仁。公众对某些富人的谴责,恰恰是对假丑恶的否定和对真善美的渴望。
当前,尽管富人中也有许多值得充分肯定的典型,但作为一个整体,中国富人道德含量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与其能力不相匹配,却是个不争的事实。且不说有些富豪是如何富起来的,但就其现实表现已足以有负众望:一边是挥金如土、骄奢淫逸,上演了一场场“千万葬父”、“悍马迎亲”等丑态百出的闹剧,一边却拖欠工资、偷税逃税,在国家和人民遇到灾难时“缩手缩脚”,吝啬得让人痛心不已,甚至还不如工薪阶层和一些乞丐来得爽快。拥有充裕的财富却缺少精神上的富足,缺失最基本的社会责任和道义感,正是当前中国很多富人的真实写照。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真正靠合法劳动富起来的人,以及那些对社会充满责任和爱心的人,公众是绝不会“仇视”的,相反,就像对待袁隆平一样,由钦佩、尊重到发自内心的理解、宽容和支持。袁隆平“显富”受热棒,应该让一些富人们感到羞愧,也值得他们好好地反思。(张森林)
相关阅读
院士选车网友力挺 仇富不仇袁隆平

7月19日上午,袁隆平院士在车展上参观各展区展出的小车。记者 田超/摄
近日,《袁隆平陪老伴逛车展 称酷爱汽车已有六七辆》的配图新闻热爆网络。———“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一身便装,带着一家子在长沙看车展,报道中说,袁院士“家里已经有六七辆车”,还被一辆“奔驰敞篷车吸引”。与往常网络中总是充满仇富的讨伐声不同,对于袁隆平买车,网民却一边倒地支持:“袁老就是有七八架私人小飞机也配!”
对此,袁隆平的助手回应,袁院士本人只有一辆值十几万的车,网友支持他买车是对他工作的肯定。 [点击详细]
责编:林芳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