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坚强们一直是人类生活的中心
社会发展了,人们优雅了,开始腾出手来关心动物们的福利,对动物们施以人文关怀。因为人们认识到,在这个拥挤污浊、危机丛生的星球上,动物和人类休戚与共、息息相关,我们都是环环相扣、不可或缺的生命链条,动物就是我们的兄弟,关怀动物就是关怀我们自己。
其实,朱坚强们,我们的猪兄弟,从来就与人类有着悠久的共同发展史。至少在8500年前,河南舞阳就出现了家猪。而科学家们发现,从骨骼、体形等特征的进化和演变看,野猪变成家猪的历史还要提前。
中国家猪的祖先,最早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华南野猪或者华北野猪?大多数动物学家认为很可能是由新石器时代北方和南方的居民各自驯化了当地的野猪。有趣的是,直到现在,家猪与野猪也常常“野合”。人类圈养的母猪思春了,有时不能及时配对,就挣脱牢栏“私奔”进入深山密林,与雄性野猪“一见钟情,一拍即合”。“蜜月”过后,家猪思归,雄野猪便把他的“新娘”送出森林,分手时还长时间驻足林边,昂首翘望,依依不舍。
“家”,作为一个汉字,在小学一年级、甚至更早就进入了每个人的大脑。《说文解字》和《汉字大辞典》说:“家”者,即可以遮风避雨且圈养猪的地方也。可不是,宝盖是屋顶,豕就是猪。甲骨文的“豕”是一个象形字:长嘴短脚,肚腹肥圆,尾巴下垂,横过来看,正是一头肥猪惟妙惟肖的象形描绘。据说,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们聚族而居,聚猪而居,猪圈在中央,四周是棚屋,猪是生活的中心,是生活的图腾。
猪这么重要,猪与人的关系这么密切,大概都因为猪肉是人类的主要肉食,是最高位阶和等级的食物。猪肉给人以营养、能量、力量,猪浑身上下都是有用的东东,所以直到今天人们仍然在说“猪全身上下都是宝”。
一些民谚和概念如今仍挂在嘴上、贴在墙上、搁在心上:养儿不读书,不如养头猪;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猪;生活要像猪一样安逸,慵懒,自然,实惠……人们生气会脱口而出“猪头!笨猪!”而在夸人家可爱时又叫着“小猪猪,小可怜”。
以中国式幽默诠释中国式坚强
想想朱坚强和他的同胞们也真不容易,为人类生存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还要以博大胸怀承受人们习惯性的歧视、侮辱。这才是有容,有财,有型,有量啊。
朱坚强以自己的英雄事迹与传奇经历,赢得了属于猪族的荣誉!其壮举虽不能入选人类的抗震救灾英雄模范,却可以成为抗震传奇故事,以在灾难绝境下生存最长时间荣膺“吉尼斯世界纪录”。另外,更应当树碑立传,拍一部既能体恤动物兄弟优秀品质,又能换来票房的动画片。
与猪有关的电影原来也有,譬如《我不笨所以我说说说》、《夏洛家的网》,讲述的都是猪的善良与智慧。而与它们不同的是,朱坚强的故事是真的!与美国大片《功夫熊猫》的主角阿宝不同,中国大片《朱坚强》的主角阿强的故事是真的!
让中国的艺术家们激活灵感,比学赶超,努力拍一部《朱坚强》吧。这个片子里要以中国式幽默诠释中国式坚强,要以中国价值观说明中国人大度能容、气象万千的精神家园。
里面会灵动着这样一些因子:朱坚强和他的同胞们有8000年的发展史,保持了5000年的传统美德;朱坚强的坚强、毅力、自救、减肥都是精神贡献;朱坚强“告诉我们,肥胖也是一种财富,一种能够拯救生命的财富”;倘若八戒兄弟在天有知,也应当为本族这一时代英雄、重大典型而激动得岔气;“八戒,为师对不住你,没想你比悟空还耐压!”“此猪只应天上有,必是天蓬下凡来!”……(网友:策马入林)
== 相关阅读 ==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话用在抵制《熊猫》事件上最恰当不过了。某部欧美电影该不该抵制或限制,首先应看它是否符合我国广电部门大片引进方面的有关法规,如果符合,它的放映就是无可非议的。《熊猫》能够被列入今年大片引进计划并陆续在各大城市上映,这足以说明它的合法或合规。
在主题思想上,《熊猫》是健康向上的,倡导善胜恶、勇敢、自信等普世价值观,是一部值得青少年暑期一看的励志电影;更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洋溢着东方文化智慧——原来,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可以演绎得如此兴致盎然,为什么不学习美国人的经验,把国产动画片也拍得很有观赏性呢?这些事实,呼吁抵制的赵半狄先生想必不会不知,他之所以对这样的电影上纲上线到“文化侵略”高度,说白了,就是用狭隘的意识形态挟持社会舆论,进而达到个人的目的:出名。 [点击详细]
责编:林芳斌
责任编辑: |
- 2008-06-23被狭隘民族主义绑架的《功夫熊猫》
- 2008-06-23《功夫熊猫》为何不是"中国制造"?
- 2008-06-23《功夫熊猫》为何偏偏在四川禁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