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录历史,历史记录了这场抗震救灾中的新闻记者。
面对没有硝烟的战斗,面对生与死的考验,他们像战士一样冲锋……
6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考察人民日报社时,对从地震灾区采访回来的记者说:“你们不畏艰险,深入灾区,采写了许多好报道,为开展抗震救灾斗争提供了有力的舆论支持,也为进一步搞好公共突发事件报道积累了经验。”
在抗震救灾第一线,新闻工作者践行诺言,用实践诠释“天职”,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表现出过硬的应急能力、实战能力和高尚情怀,他们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5月12日下午,绵阳日报摄影记者成和平正在平武县响岩镇清水村半山腰拍摄果农,他突然感到脚下土地在剧烈抖动,满山的桃树都在摇晃,他一个趔趄之后站起身,看到山下涪江沿线公路浓烟滚滚。“地震了!”这位年过50、有20多年新闻工龄的老记者马上举起相机,咔嚓咔嚓不停地按快门,在第一时间拍下了地动山摇、尘土冲天的地震图片。拍完后他看时间:14时30分。
几乎在同一时刻,四川电视台《新闻现场》女记者王娴和搭档采访完卧龙大熊猫进京的新闻,在返回途中,途经紫坪,突遇地震,泥石流距离他们的采访车只有5米。他们没有慌张,迅速搬出摄像机拍摄地震时的画面。尽管漫天尘土飞扬,视线模糊,余震不断发生,抖动的摄像机无法聚焦,但他们沉着应对。18时30分,王娴他们拍摄的《现场目击:离震中最近的现场灾情》出现在四川电视台的直播节目中。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秘鲁有个旅游者,用他的DV在第一时间拍摄下了地震发生时的画面。中国的摄影记者和电视记者,也冒险抓拍到了这次地震发生时的瞬间画面。
汶川大地震像一道无声的命令。从中央到地方,从单位到个人,数以万计的新闻工作者行动起来。
第一时间,人民日报驻四川记者站全体记者投入战斗,当天即向总社发回报道。因成都机场关闭,公差在京的人民日报驻四川记者站站长郑德刚和摄影记者史家民先飞重庆,辗转赶到成都。13日凌晨,郑德刚顾不上休息,按报社领导指令,紧急成立人民日报四川抗震救灾报道前线指挥部,决定记者站仅有的4名记者兵分3路,立即分赴灾情最重的地区。
第一时间,人民日报各编辑部门和驻各地记者站记者纷纷主动请战,30多位记者迅速集结四川、甘肃和陕西等地,连夜向重灾区挺进。
第一时间,新华社四川分社党组临危不乱,紧急启动应急机制。他们迅速向灾情严重的县派出记者。7路记者在通讯、电力、交通中断的情况下,冒着余震不断,泥石流、滑坡、公路塌陷、桥梁垮塌的巨大危险,置生死于度外,连夜挺进灾区核心地带,向世界发出报道。新华社记者陈燮在地震21分钟后发出了第一张图片。
地震20多分钟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驻四川记者站站长邵立肃将记者和工作人员召集到办公楼大门外,就地做连线直播报道,在第一时间,将成都地震的所见所闻通过电波告知全国听众。
5月12日地震发生后,在西藏进行奥运火炬珠峰传递报道一个月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马上前往四川,13日到达成都后,报道组立即动身前往受灾最严重的北川。
5月12日下午,震后40分钟,四川日报记者李晓东出现在刚刚成立的绵阳抗震救灾指挥部。当天下午,他挤上一辆抢险车赴北川,13日凌晨抵达北川中学救援现场,当天发回报道《直击北川》。
5月13日凌晨,绵阳日报青年记者舒小波因地震中受伤,头上还裹着包扎带,就忍着疼痛,和几位同事奔赴180公里以外的平武县。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的新闻记者从四面八方赶往灾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以最快速度赶到灾区,在第一时间履行职责。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许多记者坦言:“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此刻,我们就是战士!”
战士意味着什么?忠诚,勇敢,奉献和牺牲。如果你亲临抢险救灾第一线,你能看到人民记者在废墟中冒险奋战的身影,你能看到人民记者在山谷里冲破塌方封锁线的雄姿。那一双双充满血丝的眼睛,那一张张疲惫不堪的面容,那些沾满泥土的装束,那些简易而沉重的行囊,也是一线记者不畏艰辛,履职忠诚的见证。
5月14日,受人民日报编委会派遣,人民日报记者部主任龚达发赴四川任前线报道总指挥。32年前,龚达发曾参加过唐山大地震报道,经验丰富,思路开阔。他抵达后,一直在为调遣联络和报道策划而忙碌着,每天凌晨两点之后才能休息。血压高了,他悄悄吞几粒药;肚子饿了,就嚼几块饼干。
冲向灾区最前线的各位记者,或许并不清楚,这一仗是何等艰难、将要持续多久!他们没有时间考虑这些,灾难当前,所有人只有一个念头:到重灾区去,到读者最关心的地方去,到一切需要报道的地方去,这是记者的天职。
5月12日,四川电视台记者范红梅跟随救灾部队前往震中汶川采访。当到达距离汶川县城20公里左右的地方时,道路完全中断,他们便与抢险队一起徒步翻山越岭,11个小时之后,终于在15日进入了与世隔绝好几天的震中汶川,成为最先到达汶川的电视新闻记者。华西都市报记者罗曙驰跟随从成都出发的民间物资救援车队,沿雅安、丹巴、马尔康、两江口、黑水一线,两天两夜绕道近千公里,第一时间从陆路进入茂县。
记者采访工作条件之艰难超乎想象。各路记者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千方百计靠近现场:道路毁了,就徒步行进;房屋塌了,就席地而睡;通讯断了,就记下战地日记……
5月14日,由于通过水、陆、空挺进地震中心的汶川县映秀镇的新华社记者受阻,四川分社社长刘欣欣立即决定,由记者侯大伟、谢佼,技术人员李彤组成“进军震源地冲锋敢死队”,他们在泥石流中徒步爬行4个小时,成为第一个登陆震源地映秀镇的媒体记者,并于14日11时39分发出第一条文字稿。
5月14日深夜,新华社记者丛峰、江毅在没有手电、头盔的情况下,借着月光徒步进入平武县境内,并于22时55分发出关于平武重灾区的首篇报道。
5月14日,人民日报记者江山随同成都军区某部,取道都江堰进入震中映秀镇。他们徒步行军10多公里,一个多小时后终于抵达映秀镇。当晚,江山写下第一篇消息,借用部队的海事卫星电话,发回到报社。此后20天,江山跟随成都军区、济南军区、第二炮兵、海军、空军等部队,前往彭州龙门山镇、什邡、德阳、郫县、绵竹、汉旺镇、东北镇、邛崃、绵阳、江油以及北川等地采访报道。
经济日报59岁的高级记者李江天是在一线采访年纪最大的记者之一,但他仍像年轻人一样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他自己驾车,深入到北川、都江堰、绵阳、什邡等重灾区采访报道,累计行程2000多公里,先后采写了大量报道。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56岁的记者周平,先后到北川、江油、安县、平武、绵竹等地采访,时间长达22天,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
5月14日至17日,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在重灾区一直拼命工作着,忍饥挨饿,历尽艰险,4天没有吃过一顿热饭,每天休息不到两个小时。因劳累过度,赵亚辉病倒了。但是,就在医院输液期间,他还带着相机和采访本,边接受治疗边采访医护人员。19日,尚未痊愈的他,带着药品又赶赴北川重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