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明政务频道> 工作研究 > 正文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切入点——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http://wmf.fjsen.com 2008-06-11 09:34   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不但要实现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还要实现人与人的和谐。必须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特别要关心和帮助生活困难的群众,多搞“雪中送炭”。在解决民生问题的过程中,要把群众的难点作为党委和政府工作的重点,把群众的关注点作为党委和政府工作的着力点,使群众的“所急所盼”成为党委和政府的“所干所办”,并注意多听取群众的意见。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念,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凌驾于自然之上;生态文化是一种伦理道德,要求既对自己负责,又对他人负责,既对当代负责,又对未来负责;生态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要求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文化也是一种行为准则,要求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应把生态文化作为主流文化,把生态意识上升为全民意识,倡导生态伦理和生态行为,把生态文化渗透到城市建筑、市民行为、社会风气、城市精神等方方面面。

  创新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体制机制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创新性工程,必然要求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形成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长效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保护生态环境是一种道德行为,更是一种利益调整。一个地方因为保护生态环境,可能会使自身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当地人民群众的生活得不到改善甚至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受益方不对其进行补偿,就会挫伤其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必须用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让生态环境保护的受益主体向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主体和受损主体支付一定的经济补偿,以调动各方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依法征收生态环境补偿税费。

  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抓紧实现融资渠道多元化、融资主体多元化。有关民生、生态环境建设等公益性项目,主要由财政资金保障,同时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建设公交、煤气、污水处理等公益性项目,政府给予适当支持。其他经营性项目,要依靠市场化的投融资平台筹措资金。

  形成鼓励创业机制。努力营造有利于创业的制度、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激发全社会的创业热情。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国家法律法规未禁入的一切行业和领域。建立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大学毕业生和归国留学生初次创业基地、创业辅导基地和创业园区。开展投资“软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治理推诿扯皮、办事拖拉、“吃拿卡要”等行为。

  创新人才激励机制。超常规引进、培养高层次实用人才,努力激活现有人才,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领导干部在人才问题上要大气,有识才的远见、聚才的气魄、用才的胆略、选才的良策;要大度,能容有缺点也有特长的人才,能容敢于持相反意见甚至反对过自己的人才,能容犯过错误但勇于改过的人才;要大方,舍得激励人才,充分调动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建立严密严格的责任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目标和任务确定以后,必须建立严密严格的责任制,明确责任主体,进行责任分解,使每一项任务落实到具体人,形成人人负责任、事事有落实的良好局面。进行责任分解后,还要向社会公布,把所有工作置于人民群众全过程的参与和监督之下。(李军)

  (作者为中共贵州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

责编:赵舒文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