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礼治———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我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讲究文明礼貌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我国思想文化史上长期居于主导地位的儒家学派,极其重视礼教。孔子强调:“不学礼,无以立。”《荀子》上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孔子教给弟子的“六经”中,礼占有重要的位置。当然,古人所说的“礼”,在很多时候是指当时的典章、制度、仪式等,但是也往往包括礼貌的内容。
儒家这样重视礼教,归根结底是为了维护贵族等级制度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他们的礼治主张对于封建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对于形成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独树一帜的文化传统,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但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封建统治阶级由进步走向没落、走向反动,为维护其政治统治的封建礼教就完全走向反面,什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等,成为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阻碍社会进步的精神桎梏。
政治与礼治紧密结合,是我国古代政治史和文化史的一个突出特点。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这一特点,对于儒家学派关于礼的学说,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进行历史的、全面的、科学的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和文化服务。
成绩可喜任重道远
我们党在领导人民长期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在思想文化战线上对剥削阶级陈腐的旧道德、旧礼教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扫除,同时积极倡导并推行无产阶级的新道德、新礼貌。革命战争年代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生动地体现了讲文明、讲礼貌的要求。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讲文明、讲礼貌,社会风气之好令人难忘。但是在十年浩劫中,在林彪、“四人帮”鼓吹的“打倒一切”的极左思潮影响下,讲文明、讲礼貌、讲法制统统成了“封资修”的坏东西,而不讲文明、不讲礼貌、不讲法制,打人骂人,则成了“革命行动”! 特别是经过“批林批孔”、“评法批儒”,社会主义文明礼貌受到的“内伤”极为深重。在这方面拨乱反正的任务同样十分艰巨。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讲礼貌应当是“四有”新人必备的品格,他说:“要努力使我们的青少年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使他们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从小养成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
在邓小平同志的号召和倡导下,8 0 年代我国曾经掀起过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第一个高潮,开展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和全国“文明礼貌月”活动,党中央还作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在所有这些活动和文件中,讲礼貌都是一项重要内容。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坚定地、全面地贯彻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抓得更紧、更有部署、更有章法、更有成效。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会后成立了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在全国城乡开展了大规模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党的十五大以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文明礼貌建设又取得可喜的新进展,对促进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们在充分肯定所取得的成绩的同时,也要看到,文明礼貌建设所取得的成绩还是初步的,而且有待巩固、提高,文明礼貌建设依然任重道远。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文明礼貌,成为重要的历史课题。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