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传统,需要耐心
最近,中央电视台的“青年歌手大奖赛”又成大家热议的话题,而许多选手在文化题答问环节的洋相百出,令人啼笑皆非,批评声、责问声此起彼伏。
这让我想到了前段时间的“京剧进校园”之争。之所以有人站出来为此大声疾呼,是因为这门传统艺术阵地锐减、影响下降,而其背后,正是国人相关文化意识弱化的表现。在实用主义居首的今天,这种表现并无大的问题,但是,就文化的延续性而言,我们绵延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绝不能失传,于是涌现出一批为中国文化焦虑的有识之士。
的确,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发扬,需要漫长的过程和足够的耐心。在物质主义、商业主义激荡的时代,传统文化的复兴需要一条清晰的道路和一个脚踏实地的态度,这并不是靠一哄而上的责难、一时兴起的振兴就能解决的。如果这些基本的条件不具备,那么就会出现一些文化主张刚一露面,就遭到“口水”和“板砖”的乱象。如此这般,传统文化的继承就只能是一个模糊混乱的轮廓了。(周宁)
真正的文化在心灵
什么是“文化”?文化的本质是“约定俗成”,它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自发”,无论它借助怎样的符号,通过怎样的渠道进行传播和流传,构成怎样特殊的人类群体性成就,都不足以改变它所承载的核心信息———民族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是无法强制改变或塑造的,它和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自有它的生息规律。
但是反观我们社会上某些所作所为,又是如何在把握文化的演进脉络?清明节各地争着大兴香火公祭老子,南边又有人提出要花费7个亿复原南越王宫,“人造文化景观”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蠢蠢欲动……这些项目无一不是巨耗地方财政之举。然而,这些所谓的“文化工程”真的对传承中华文明有巨大的推动吗?一面大张旗鼓地恢复文化的外壳,但另一方面,其精神内核与我们活生生的社会个体之间的凝结过程却乏人关注。
归根到底,我们的“文化观”足够理性、科学、平和吗?文化应该被当作一件作品而去预设、雕琢和固定发展方向吗?在带有如此强烈目的性的“推手”面前,文化仍能保持一种有机体的自然律动吗?我们求之而不得,其焦虑是不是就源自于此呢?
的确,我们需要符合这一时代的新的精神养料,中华民族的崛起需要更加强劲的文化动力;但我相信,我们所追求的文化复兴的源泉,并不在于某些“文化工程师”或者“文化推手”的高端运作,而是需要一双双慧眼,从生活点滴处、在生命个体的心灵里,来实现我们和文化根源的结点。(曹维斯)
历史不是文化的度量衡
随着奥运会、世博会的临近,越来越多的公益片、宣传片登陆媒体。在宣传片中,“中华五千”这个四字词出现的频率之高,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了中华文明自我定位、对外展示的标码。的确,泱泱大国历史奔流五千年,留下的种种宝藏数不胜数。但在自豪的同时,“中华五千”的评价却折射出一种隐约的文化焦虑。
当我们反复唠叨着一个抽象模糊的数字概念时,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它本身所包含的广阔内涵。
一说起传统,我们往往可以“抽象”地谈论五千年的文明,谈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但一旦我们要到现实中寻找具体的传统文化表征时,却发现我们的传统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在象征性的表现中都显得相当空洞,反而不及一些历史没有我们悠久、文化不如我们深厚的国家在这一方面的保留更完整、充分。
当今怀有文化焦虑的人,主要是文化界人士,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普通公众还并不多。显然,如何在传承抽象的文化精神的同时,使国人有具体的文化体验,是一个属于大众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曹柳莺)
责编:林芳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