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文明荣誉榜
2007年度"中华慈善奖"揭晓 邵逸夫获"终身荣誉奖"
文明风   |  时间: 2008-04-15   |   文章来源: 福建日报
 

  由民政部主办的2007年度“中华慈善奖”14日在北京揭晓。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累计向中国内地捐赠款物达25亿港元的香港百岁企业家邵逸夫先生被授予“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

    2007年度,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是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副主席李家杰;“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是江苏省如皋市邮政局“爱心邮路”、湖南省湘潭县文化馆已退休党支部书记赵在和;“最具爱心内资企业”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最具爱心外资(合资)企业”是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是红十字天使计划、2007媒体慈善关爱行动。

背景资料:

邵逸夫

性别:男
生日:1907年10月4日
国籍:中国
地域:港台
邵逸夫,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电影公司邵氏兄弟的创办人之一,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者。

  邵逸夫祖籍宁波,1907年出生于上海,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后来人称“六叔”。邵受教于美国,19岁中学毕业便随兄长邵仁枚到新加坡开拓电影市场,从此对电影制作产生兴趣。他与兄长于1920年代活跃于中国的电影业。1925年,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曾与粤剧名伶薛觉先合作,拍摄全中国首部有声电影《白金龙》(粤语)。1928年,邵逸夫赴星马等地协助兄长发展电影发行公司。

  1958年,与邵仁枚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在香港制作电影,邵逸夫任总裁。1961年,位于九龙清水湾的邵氏影城于12月6日正式启用。19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速的电视行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1980年,邵逸夫成为无线电视的最大股东,出任董事局主席至今。同期,邵氏的电影业务不断收缩,减少电影,于1985年卖出全部院线,至1987年5月,邵氏宣布停止生产电影。由邵氏投产至暂停制作期间计算,邵氏已生产超过一千部电影。2000年,马来西亚的“天映娱乐”斥资4亿港元购入760部邵氏电影的永久版权,并花费2亿港元作数码复修。

  多年来,邵逸夫捐助超过数以十亿计款项,为中港两地建设教育、医疗设施等。香港多间专上院校的建设曾得邵逸夫捐助,例如香港中文大学的逸夫书院、香港大学的邵逸夫楼、香港城市大学的邵逸夫图书馆等。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

  1974年获英女王颁发CBE勋衔以表扬他在娱乐事业的成就,港督麦理浩爵士主持授勋。1977年获英女皇册封为KNIGHT BACHELOR,赐予爵士衔头。1990年,中国政府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三藩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以表彰在社会公益贡献。1998年,获特区政府颁发的GBM勋衔。

  2002年邵逸夫创立“邵逸夫奖”,第1届于2004年举行。奖项模仿诺贝尔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医学及天文学3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颁授一百万美元奖金以作表扬。第一届的数学奖得主是陈省身;天文学奖为P. James E. Peebles;生命科学与医学奖为Stanley N. Cohen、Herbert W. Boyer、简悦威和Richard Doll。

  邵氏与中国星电影公司合作投资11亿港元,位于将军澳工业村的“香港电影城”,预期于2005年中期开幕。影城设施包括后期制作中心、行政大楼、摄影厂、电影院及展览厅等。邵氏表示影城落成后,将再与演员签约,投资大约2亿港元开拍约15部新戏。

  邵逸夫的发妻为黄美珍小姐,于1937年结婚,育有两子两女。而黄于1987年在美国病逝,享年85岁。在1997年,邵逸夫与方逸华小姐于美国拉斯维加斯证册再婚。

责编:林芳斌

 
 2008胡润慈善榜出炉:86岁余彭年30亿捐赠居榜首 04-09
 民政部:慈善事业在救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02-25
 做个“网络善客”:让“网络慈善”成为生活常态 03-20
 "慈善在海西 志愿者在行动"昨在榕启动 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