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省长林树森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贵州省2008年要办的十件实事,包括建设通乡油路2000公里,新增88个乡镇通沥青或水泥路,建设通村公路1万公里,新增1000个建制村通公路;实现易地扶贫搬迁3万人;减少农村低收入贫困人口40万,实施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18万人,转移输出率80%以上……涵盖生产、生活和民生的各个方面,但条条都与“三农”事业息息相关。
林树森代表说,贵州是一个农业大省,发展相对滞后,但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区域优势,有很强的发展后劲,把“三农”工作这个基础打好了,建设“和谐贵州”、推进生态文明、优化发展环境的目标就容易实现了。“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毕节试验区就是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典型模式,它是1988年胡锦涛同志任贵州省委书记时倡导成立的,成立时三个主题非常明确,就是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20年前,毕节生态脆弱、人口膨胀、发展滞后。现在毕节的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98%,森林覆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由原来的14%达到去年的35.92%,基本上接近全省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7.8%。毕节的经验告诉我们,必须坚持用系统的思维来谋划贵州发展,将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有机结合起来,通盘考虑,系统推进,综合治理。
林树森说,贵州将努力在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大力推进绿色工业化、绿色城镇化、信息化、知识化和生态化协调发展。要调整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结构,较大幅度地增加“三农”、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支出。今年贵州省财政预算用于农林水事务的支出将比上年增长33.7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54.08%,医疗卫生支出增长96%,教育支出增长26.5%等,均大大高于财政支出的平均增长速度。同时,要优化产业结构。关键是要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要求,寻求一条既能够让人民群众和财政增收,又能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产业发展之路,使生态文明既能够拿来看,又能够当饭吃。为此,贵州省将大力发展草地畜牧业等生态农业、旅游业,并坚持围绕农业产业化办工业,围绕旅游业办工业,加快发展特色食品、旅游商品等特色优势产业,使之逐步成长为贵州新的支柱产业。去年,贵州第三产业发展速度在全国名列前茅,旅游业中,国内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总收入都以两位数增长。(作者范学忠)
责编:赵舒文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