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发达地区大城市的环境争议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白领中间阶层为城市环境问题而散步游行,如厦门PX、上海磁悬浮、北京六里屯。这都牵涉到当初与现在的城市规划,即工业区和居住区规划的矛盾。什么叫规划?五年以上的才叫规划,没说两年就变的。很多地方上任一个市领导就出台一个规划,厂子旁边弄出个房地产,房地产旁边又搞一个工厂,相互交错,乱成一团。现在大城市市民的环境承受力越来越弱,环境的期望值却越来越高,很容易在不合理的城市规划所造成的环境问题上引发争议。至今,环保部门对城市规划没有大的发言权。
环保部门现在没权,只能先做一些事。第一件事情是写了一系列有关煤化工、钢铁、造纸、铝业等环境经济比较分析的报告,这些关于科学发展的行业与区域报告受到领导重视。第二件事是按照环境容量定出了符合科学发展的行业和区域限批标准。即不能乱限批、乱卡项目,要根据各地各行业的环境容量,做得有目的、有方向、有效果,真正成为宏观调控的良性手段。第三件事就是努力推动《规划环评条例》尽快出台,使环保进入国家宏观经济决策。还是那句老话,我们早就该打破行政区划,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的总量容量来制订不同地区的发展目标;再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目标制订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再根据这些不同的考核评价体系赋予它不同的环境经济政策。
战略环评和宏观经济的关系原本是非常大的。但现在的阻力是,一些应该研究宏观政策的部门却热衷于具体项目审批。而下面的地市县反而大张旗鼓地搞战略规划,这些乱搞的小规划变成了更大规模的划地为牢与重复建设,典型的“宏微倒挂”。环保局决不能沉溺于项目审批,而是要为国家想大事尽大责。半年前国家发改委做主体功能区划,好多部门出于自己的部门利益予以抵制,而环保总局认为,发改委做了一件该它做的大事,大综合部门就该干大综合的事。因此,环保总局“舍掉”部门利益,全力配合,本部门编的生态功能区规划全部纳入,一应数据成果全部提供。作为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执行部门,凡符合科学发展观就有利于环保,必须服从大局。
科学发展观和环保的社会关系
社会公平正义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环境公平和社会公平密切相关,环境的不公平必然加重社会的不公平。马克思说:“物与物关系的背后从来就是人与人的关系。”用中国哲学来说,人与自然的和谐直接影响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因此,环保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
现在的环境公平不公平?当然是不公平的。我曾经写过一篇长文叫“环境公平与社会公平”,说了四个不公平。
一个是城乡不公平。中国的治污资金本来就少,大部分都进入了城市和工业,农村的环保设施几乎等于零,垃圾完全露天存放。农村的面源污染已经成为中国的三大污染源之一。
第二个就是区域不公平。大多数西部不发达地区都是资源富集区,几十年来这些资源不断输往东部,而东部在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同时并没有给予西部相应的补偿。受益方与受损方,上游与下游等一系列补偿机制都没有建立起来。
第三个是人群不公平。有钱的人享受大排气量的车,高耗水的桑拿,最高档的医疗保健。而诸如矿工们却在承受污染,普遍缺乏环境健康保障。
第四个国际不公平。
严重的环境不公平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2005年关于环保方面的信访投诉占全国信访总数的5.6%,到2006年仅一年时间,竟上升到10%。2007年还没统计出来,估计约为13%,早已经超过了医疗教育和公共安全,高居前三位。两会的提案议案、国际的关注、媒体的报道数量都居前三位。环境的不公平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这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全方位的政策机制,例如建立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生态补偿政策。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