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风中看点
“一日雷锋”遭遇尴尬的社会问责
文明风   |  时间: 2008-03-14   |   文章来源: 工人日报
 

    在3月5日“学雷锋日”前夕,重庆市各福利院因“实在应接不暇”而采取“统一行动”——原则上婉拒“一日雷锋”

    ●社会福利院:形式基本一样,送东西、参观、聊天,“可他们和老人们根本聊不到一块。”“平日常来更暖心!”

    ●儿童福利院:孩子们需要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环境,过度的关心或瞬间的接触均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环卫工人:与其让孩子们专门在这一天跑上街来劳动,还不如让学校多教育教育孩子,平时注意保持卫生更好。

    “婆婆,我帮你提东西吧!”“不用了,谢谢你。”3月5日这天,以上的对话无数次在重庆南坪新世纪超市门口出现。当日,27名重邮生物信息学院的大学生到街上学雷锋,帮市民提东西,一个小时仅一市民接受帮助。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学雷锋日”的当天中午,5名大学生为了“学雷锋”给老人让座,专门到重庆沙坪坝区汉渝路464路公交车起点站上车,每人“占领”一个座位,然后急切地等待着老人或孕妇上车。记者在天星桥车站看到,一名提着塑料袋、满头白发的婆婆上了车,5名学生同时起立,“婆婆坐这儿!”车子继续前进,几名学生轮番让座,让完座后又开始四处“卡位”占住座位,然后再让座。“我让了三次!嘿嘿!”一趟下来,身手最为敏捷的陈彬排在让座的第一名。“改日再来怎么样?”

    在3月5日“学雷锋日”前夕,重庆市各福利院均采取统一“行动”:原则上对“一日雷锋”委婉拒绝。

    每年3月5日这天,到福利院、孤儿院“学雷锋、做好事”的单位一批接一批,大大超过福利院的接待能力。重庆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办公室主任范后余告诉记者,单位电话预约学雷锋日来慰问老人们的,一天就有十几家,实在应接不暇。

    “一日雷锋”不仅活跃在福利院、孤儿院等福利机构,在重庆市区的街头也随处可见:各个单位组织的义诊、免费法律咨询、心理咨询等活动,各式各样学雷锋的大红标语、口号随处可见。

    重庆沙坪坝区社会福利院的刘戈表示,由于没有专业的护理知识,学雷锋日来的志愿者,只能安排他们打扫清洁卫生、陪老人聊天、给老人表演节目等。以至闹出笑话:一天内有三批志愿者要来打扫清洁卫生。

    本来院里有专人保洁,无需再扫,但考虑到志愿者的热情和积极性,院方专门吩咐清洁工,在志愿者来的前一天,停止清扫,“留点垃圾”。

    据范后余介绍,今年虽然婉拒大部分“一日雷锋”,但当日还是有4批中小学生,吵吵闹闹地来学了雷锋。

    范后余说,人家来了也不可能不让进吧,学生们东走走西看看,形式基本一样:送东西、参观、聊天,“可他们和老人们聊天根本聊不到一块。”沙坪坝区社会福利院的徐大爷就说,“平日常来更暖心!”

    重庆市儿童福利院办公室主任王亮告诉记者,前几日,有多所学校要求学雷锋日来看望孩子们,但都被婉拒了。“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需要正常人一样的生活环境,过度的关心或瞬间的接触均不利于他们的成长。”

    一名环卫工人在学生离开后这样告诉记者,虽然学生们帮助他们劳动的行为让他很感动,但是其实也“没有必要”。“那么小的学生,一下子涌上来,工具不够用不说,还要看着孩子,与其让孩子们专门在这一天跑上街来,还不如让学校多教育教育孩子,平时注意保持卫生更好。”是谁把我们变成“一日雷锋”? 

  爱心恐惧症:45年后“雷锋”怎么学

漫画/李晓宜

    自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以来,45年已经过去,雷锋精神已经深入一代代人的血液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部分。但是,当社会结构多元、利益群体分散、道德相对滑坡的今天,人们该怎样将“学雷锋”继续下去? [点击详细]

责编:林芳斌
 

 
 今天 雷锋精神意味着什么?我们该怎样学雷锋? 03-05
 集美燃气进入社区学雷锋树新风 03-06
 孩子义务劳动后索要表扬信 学雷锋岂能走过场? 03-07
 胸怀热情:学雷锋,心动不如行动 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