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文化驿站 > 正文
戏曲入课堂 不仅止于"京剧进课堂"
http://wmf.fjsen.com 2008-02-29 10:27   来源:工人日报    我来说两句

    戏曲是这样:只要你“听进去”了,她真的很美很美。大学时代,一次深夜听收音机,一段昆曲“剪发卖发”让我真的很震惊,原来世上竟有那么美的念白,穿透时空,流入我心,点燃我情。哲学课的期终考试,我选择以论文应试,选题就是“试论戏曲的现代美学”,主要是说越剧之美,得了高分。

    近日忽然看到消息说,教育部将在京津苏浙等10省市中小学里,开展“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在我看来这是很值得肯定的。让中小学生接触一些戏曲曲艺,应该也很必要。它是一种营养素,不,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微量元素,一种人体用到不多但不应或缺的维生素。

    不过细看新闻,又颇感遗憾:“京剧进课堂”被具象为“一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属于“中小学音乐课”的内容之一。那么博大精深的京剧,在9年里头仅仅学唱15个段子,也就是说平均每学期不到1个唱段。当然,我们的中小学生不是戏曲学校的学员,不可能将他们都培养成戏曲演员或痴迷票友,但总不能把“京剧进课堂”就具象成15首“京剧歌曲”吧?

    手头有本厚厚的《京剧大观》,很朴素的早期版本,200多出戏的菁华所选,内容之丰富,艺术之饱满,对我们这样的“局外人”来说真是叹为观止了。我国传统戏曲中,京剧把歌唱、舞蹈、音乐融合一体,唱、念、做、打、舞样样华彩,成为“国剧”“国粹”当之无愧。那么,“京剧进课堂”怎可变成“唱段进课堂”呢?只见“树叶”不见森林,太愧对京剧的博大深邃了!

    还有,如果仅仅止于“京剧进课堂”,而不是“戏曲进课堂”,那也大抵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中国的“戏剧森林”,更是叹为观止啊。京剧之外,昆曲越剧黄梅戏,粤剧评剧二人转,秦腔花灯花鼓戏,川剧豫剧碗碗腔……不胜枚举。就这次进入试点10省市的浙江来说,“越剧进课堂”也许比“京剧进课堂”会更现实更实在。当然,在并不流行京剧的地方,让学生多知道一点京剧也不是坏事,不宜苛责为“南辕北辙”;不过,让本地学生首先了解本地剧种,大约是更好的起步。

    如果我们的教育有一流的意愿,但只有二流的规划,三流的落实,四流的结果,那是很悲哀的。中小学生艺术教育最终变成“应试美育”甚至“应付美育”,也不是不可能。于是我就想,既然剧种万变,还不如用整体意义的戏曲来“以不变应万变”,即变“京剧进课堂”为“戏曲进课堂”。外国人把那京剧看成是中国歌剧,中国学生应把戏曲看成是中国国宝。昔日徽班进京,时成京剧风景;今朝戏曲入学,当有人生愿景。(作者:徐迅雷)

责编:赵舒文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