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风中看点
后"艳照门"时代,以正祛邪才是关键
文明风   |  时间: 2008-02-26   |   文章来源: 西岸社区
 

  2月25日《重庆时报》报道:“艳照门”风暴近日已引来众多专家及家长的担忧,担心青少年会仿效陈冠希等艺人,自拍艳照并传上网。不料担心竟变成事实,前日,香港警方拘捕一名“翻版陈冠希”,该名IT青年有样学样,与女友自拍艳照留念,内容与陈冠希不雅照火爆程度相当。其女友年仅15岁,该青年涉嫌与未成年少女发生性行为被捕。

  2月25日《南方都市报》报道:自香港艺人陈冠希等爆出“艳照门”事件后,广州街头悄然兴起“艳照门”光盘热,据广州街头小贩称,近一月来他们每天都能卖上百张,顾客中有不少中小学生。

  “艳照门”事件终将过去,但余波将会震荡很久,对于青少年来说,正面的榜样与反面的示范具有几乎同样的效力,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人本来无所谓恶,也无所谓善,教之以善,他就是好人,教之以恶,他就是一个恶人,而人生活的社会,又是善恶并存的世界,善恶始终在一个人身上发生作用,那么,善性发扬,恶者必然退缩,而恶性发酵,善性就要退缩,作为教育者及家长,首先应当明白这个道理。

  “翻版陈冠希”,是对恶的模仿,不必担忧再没有其他的翻版,除了香港这一例,还有众多的“陈冠希”在陈冠希的示范之下做着同样违反道德的丑行,《南方都市报》报道的中小学生成“艳照门”光盘的熟客,也是这种被示范的潜在人选,网络如此发达,媒介如此众多,除了“堵”一途之外,教育工作者及家长,更应当在孩子向善一途增加推力,你推孩子一把,也就是在道德的天平上增加了一分力量,孩子不仅在接触这些不良信息方面少了一次机会,更使其对这些不良信息少了一种偷窥心理和欲望,甚至对“艳照门”等不良信息产生排斥与反感,反之,象陈冠希一样,将人生的挫折停留于仇恨之中,把性爱当成一种玩弄与兽性,就会形成对社会的强烈报复。

  指望“艳照门”事件早一点过去,是一种逃避,保不准还会有更多的“艳照门”出现,堵,当然是重要的防范途径,但最重要的堵,不是堵网络,而是堵思想中的不良倾向,人的道德观树立起来了,即便“更黄更暴力”的“艳照门”当前,他也会有起码的鉴别能力,丑的毕竟是丑的,而不会象“艳照门”主角一样以玩弄女性为荣耀。(李振忠)

★  中学不必回避“艳照门”

  “大家是从哪里了解到‘艳照门’的?有没有上网去找来看?”听到老师的问题,同学们都笑起来,用拖长的音调回答:“没———有!”但有几名男生冒出“哦哟,真暴露”、“都删完了”,引起阵阵哄笑。这是成都一高中高三某班班会课现场,“艳照门”事件成了该校《中学生自我保护》课程里的一个反面素材,老师意在引导学生们注意自我保护,并告诫他们“传播那些东西是犯法的”。授课老师认为,“只要有教育意义,什么话题都可以和学生讨论。”(2月24日《东方早报》)老师和学生在班会上敞开谈“艳照门”事件,引来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毕竟中学生尚未成人,谈论这个话题,有引导中学生去关注这个“敏感”话题之嫌。但笔者认为,不回避并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社会热点问题,并从中学到知识的做法,值得肯定。

  把中学生隔绝在社会热点事件之外,实属如今某些教育者的一厢情愿。媒体对这堂课的报道,也反映这一点:有学生说,班上同学都知道此事,有条件上网的同学,几乎都看过一些相关照片。同样,开学以来,“很傻很天真”等由“艳照门”催生而来的新新词汇,也成了一些同学调侃别人的口头禅。 【点击详细】

责编:林芳斌

 

 
 "很黄很暴力"等词汇成小学生口头禅 02-23
 透过“艳照门”看社会道德困境 02-15
 敲响"艳照门"法律之门谨记网络责任 02-25
 艳照门事件让我想到“德艺双馨” 02-22
 从香港“艳照”事件看网络虚拟社会的监管 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