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各地推崇。许多早已在人们眼中消失多年的传统民俗、手艺、绝活,成为节庆活动的主角和亮点。这种民间文化记忆的回归,令人们在寒冬中强烈感受到无形文明传承带来的暖意。
从“难得一见”成为新春“主角”
在小吃、购物等商业元素的挤压之下,传统庙会的文化气息曾渐行渐远。近两年,特别是今年春节期间,以“非遗”为代表的民俗文化,以强劲的势头卷土重来。
在北京,人流熙攘的庙会争相打出“非遗”牌;在兰州,上百个“非遗”项目集体亮相街头;在洛阳,一大批河洛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扮靓了中国国花园。很多老人感慨,几十年前的喜庆节日又回来了。
皮影戏、叫卖的吆喝声、太平鼓、津门贡掸、泥人张,这些我们或熟悉或陌生的民间文化,在春节7天长假中大放异彩,观者如潮。
据统计,庙会是北京春节期间游人最集中的地方,全市14个庙会共接待游客390万人次。随处可见的“非遗”使许多人感慨:今年庙会好玩、好看的东西多了。
北京龙潭庙会今年专门开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百工坊的民间工艺大师一字排开搭台献艺,与游人一起捏泥人、扎风筝,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人。不少穿着时尚的年轻人手持面人、风车,在摊位间串来串去。“以前逛庙会就是尝小吃,今年突然冒出好多新鲜玩意儿,很有意思。”20多岁的公司白领王景天说。而年过半百的李京,面对那些难得一见的民间艺人十分惊喜,“浓浓的年味儿,让人仿佛回到了儿时。”
不仅仅是北京,今年春节期间,“非遗”成为全国各地节日活动的“主角”。青海藏族舞蹈、山东鼓子秧歌、延边长鼓、象帽舞、河北舞狮等表演,使观众如痴如醉、击节叫好;河南省政府挑选戏曲表演、泥塑艺术、木版年画等300余件“非遗”展品,组团参加了澳门“内地春节习俗展”……
“非遗”不仅唤醒了中国大众的文化记忆,也成为很多外国游客欣赏东方文明的橱窗。在美国游客杰克眼里,龙潭庙会展示的一切都与北京街头的高楼大厦截然不同。“我看到一座中国民间文化的博物馆,这才是中国的灵魂,才是中国文化的名片。”
保护离不开社会认同与公民责任
与长城、故宫这些气势非凡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非遗”的无形、民间属性使其一度被人冷落甚至遗忘。很多专家和民间人士大声疾呼:“非遗”保护既是政府分内之事,更是全体公民的责任。
专家认为,作为传统民俗的重要载体,春节具有独特的号召力和很强的仪式感,为“非遗”的展示和保护提供了机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很多是传统民俗,相对于体态庞大、不易移动的有形文化遗产,它们更贴近百姓生活,更容易融入节日气氛中。”中国传媒大学公共舆论研究所副所长贾品荣说,“绝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众生活一脉相承,牵动着普通人的情思。‘非遗’在春节期间引起广泛共鸣表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正视民族文化。”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