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文化部开展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申报和评审工作,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方可申报“国遗”。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澳门特别行政区及中直单位共申报了2540个项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委员会根据项目价值进行了认真评审和科学认定,提出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中新入选项目564项,扩展进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134项。如果公示期间没有异议,这些“准国遗”将正式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厦门歌仔戏、高甲戏、南音、答嘴鼓和漆线雕技艺等5个项目榜上有名。
记者从网站上了解到,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也于日前向社会公示。厦门市共有7人名列其中,分别是58岁的吴世安,以南音项目入选民间音乐类代表性传承人;59岁的纪亚福和41岁的陈炳聪,以高甲戏项目入选传统戏剧类代表性传承人;75岁的纪招治和45岁的陈志明,以歌仔戏入选传统戏剧类代表性传承人;72岁的陈清平和59岁的杨敏谋,则以答嘴鼓入选曲艺类代表性传承人。此前,厦门市仅有蔡氏漆线雕的第十二代传人蔡水况老人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据介绍,为加强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鼓励和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文化部在公布首批“国遗”之后,又启动了代表性传承人的申报评选工作。此次,在各地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审委员会经过认真审议、论证、遴选,初步确定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俗等五类代表性传承人人选545名。经公示,他们将正式成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中秋博饼
该项目入选推荐项目名单“民俗”类,是流行于福建、台湾地区的一种民俗。厦门“博饼”风俗的形成据说与民族英雄郑成功有关。据传300多年前,郑成功屯兵厦门,每到中秋月圆之时,为宽慰士兵佳节思念家乡亲人之苦,郑成功的部下洪旭发明了一种博饼游戏;郑成功也亲自批准,从农历八月十三至十八,前后六夜,军中按单双日轮流赏月博饼。这种独特的游戏,后逐渐在民间流传和改进,成为一种有趣的民俗活动。
闽南童谣
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民间文学”类的闽南童谣,其历史源远流长,它以闽南方言进行创作和传唱的儿童歌谣,流行于闽南、台湾和东南亚华侨华裔的居住地。历代闽南百姓根据儿童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用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诙谐风趣的闽南方言词语、俗语以及闽南方言复杂而富有音乐美的韵语和平仄节奏进行创作,并在传唱过程中不断修改、补充。
讲古
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曲艺”类的讲古,是闽南文化中口口相传、代代传诵的民间艺术。它运用闽南话丰富词汇,特有韵律、谚语、俗话、掌故、歌谣等,谈古论今,生动有趣,让听众在潜移默化中,了解闽南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价值观。
保生大帝信俗
以“民俗”类项目入选的保生大帝(大道公)信俗,发源于厦门海沧青礁慈济宫和龙海白礁慈济宫,广泛分布于福建西南部、台湾地区、广东东部及东南亚华人地区。保生大帝,生前姓吴名,北宋同安县人,宋太平兴国四年三月十五日生于该县的白礁村。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因上山采药,坠崖谢世,谢世后被民间谥为“医灵真人”,并于龙湫坑畔建庵供奉。南宋绍兴年间获准立庙,即今青、白礁慈济宫,宋天圣三年(1025年)褒封“御史太医妙道真人”,明永乐十七年(1419年)封为“保生大帝”。保生大帝信仰在民间流传已达数百年,逐渐形成了民间约定俗成的信仰习俗。 (记者 海鹰 陈冬)
责编:谢添实
责任编辑: |
- 2008-01-21我省10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