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除夕之夜,S.H.E在中央电视台200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为全球华人献歌《中国话》。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多年来一直被誉为全球收视人数最高的电视综艺节目,是全球华人欢度中国农历新年除夕夜的另一道年夜文化盛宴。 中新社发 杨可佳 摄
每一个民俗节日也都有一种深刻的文明、文化意味,每一个节日其实是提醒人们关注这些价值及因此而形成的社会规范,使之成为一种人们也许不能明显意识到的共识
又是一年春节到。本刊全体同仁向所有读者拜年。感谢您对本刊的支持,也衷心祝愿您度过一个舒心、顺畅、充满人情味的春节。
就在春节之前,裴钰等五位学者发表《新春节文化宣言》。对于这个宣言,舆论似乎更多关注其抵制春节联欢晚会的噱头。但通观宣言,五位作者其实提出了一个值得每个人思考的严肃的问题: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过春节?
过去一个多世纪中,面对发达而强大的西方,国人对自身的文化,包括价值、风俗、习惯乃至社会结构,产生了很多价值迷惘、认知错乱与激进反应。一部分知识分子将西方理解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宣称建立宪政民主制度的前提就是改造中国人的“国民性”、改造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社会结构。由此而形成的“新文化运动”,到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变成权力强制人们改变价值、习俗、社会结构的政治运动。
于是,传统在中国出现了断裂。
最近二三十年来,即便不再有针对传统的大规模的思想、社会改造运动,但有些知识分子仍然时不时拿传统当成批判的靶子,社会控制体系也依然体现着一些反传统的价值理念。比如,春节联欢晚会成为除夕霸权,而它带有太多教化功能。政府设立了“黄金周”,让假期服务于经济增长,但大量民俗节日却并未安排公众假期,坚持上班的城镇民众几乎不可能有心情过一个完整的民俗节日。
最近几年来,无论是政府、学界、民众,对于中国固有的文化、习俗、价值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政府态度变化的一个具体体现就是公众假日安排的调整。去年年底,政府宣布废除五一黄金周,增加清明、端午、中秋三个民俗节日为公众假日。春节民俗节日的真正含义重被重视,除夕之日就开始放假。
这种公众假期安排并不等于强制人们过民俗节日。政府只是放假,让每个人的身体摆脱俗务,获得自由。至于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这一天,或者春节这几天,个人愿意干什么,完全可以由自己决定。现在的问题就是,人们有没有可能重新发现这些节日的内涵,让这些节日真正成为个人生命历程中的驿站?
每一个民俗节日其实都是生命历程中的一个节点,每一个民俗节日也都有一种深刻的文明、文化意味,体现了一个群体对于生命的独特理解,对于美、善、幸福的独特界定和追求。每一个节日其实是提醒人们关注这些价值及因此而形成的社会规范,使之成为一种人们也许不能明显意识到的共识。社会的合作、交换体系就是以此为基础的。比如,清明就是让人们慎终追远,意识到自己短暂的生命的意义;春节则一次一次向人们强调家庭的重大价值,提醒人们关注时间与生命的关系。
只不过,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冲击,国人对于民俗节日的实质性内容、意义的记忆,已经十分淡薄。但人们仍然记得那种形式本身,由此不难理解那么多人冒着严寒不顾拥挤而回家的现象。虽然有些人基于经济学理由或者为了公共秩序劝阻人们回家,但没有人听信这种劝阻。春节以及其他节日,已经成为人们的文化本能。
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有没有可能重新找回、并深刻地体验民俗节日的意味?五位学者在宣言中呼吁“回归文明的存在,回归人性的溯源”。这是心灵获得自由的前提,但获得自由之后的心灵如何寻找到节日的真实意义?回归乃是必然的道路。
老子哲学的一个基本命题是:“反(返)者道之动”,“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人类总有一种回归本源的本能。文化的演进、发展,也经常体现为某种形式的回归。这不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是守旧,反倒是精神自由的象征。因为,回归意味着人的心灵摆脱了种种外在束缚,追求某种永恒的价值,追寻生命的真正意义。在当下中国,这种回归意味着,摆脱无处不在的物质主义,直面生命,直面家庭。
人既是一种个体的存在,同时也是一种类的存在。个体欲降低人生的成本,就必得本能地尊重民俗中所蕴涵的、数代人积累的关于生命、关于社会、关于善与幸福的智慧。不过,人不可能因此而成为传统的奴仆。面对传统,人终究是可以选择的。传统被人尊重是因为传统是好的,那些不好的传统,人当然会以新传统替代之,但这种新传统也是在传统的边缘上创新出来的。
中国文化在当代的复兴,恐怕也应当兼容保守与开放。在反传统主义根深蒂固的今天,特别应当强调的是,保持传统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开放,对传统智慧的开放。
重新发现也是一种创新。★
责编:赵舒文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