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党和政府一直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是近两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拗口的词,已经从书本走向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大众关注的公共话题。
在刚刚过去的2007年中,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在不少领域都有突破性进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四级名录体系初步形成
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首先要摸清家底,这就要求做好普查,在此基础上开展保护。2006年,文化部启动了以省为单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评选、公布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此项工作继续进行,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于近期公布。全国各省、市、县在充分做好普查工作的基础上,陆续公布了各级首批、第二批甚至第三批“非遗”名录。重庆、上海、天津、黑龙江、湖北、山西、陕西、江苏、吉林、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河南、安徽等省(市、自治区)公布了首批省级“非遗”名录,北京、河北、浙江、福建、广东、贵州、江西、青海、辽宁、海南等省(市、自治区)公布了第二批省级“非遗”名录,我国的四级名录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与此同时,黑龙江、宁夏、湖北、内蒙古等省和宜昌、杭州、南宁、成都等市已经建成或正在筹建“非遗”数据库,建成之后,将为研究工作提供巨大方便。
2007年4月,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编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首发,该书图文并茂,是国内第一本完整系统地介绍我国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典籍,兼具学术性、知识性与文献性,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四级名录体系阶段性成果的全面呈现。
深入挖掘,广泛宣传
普查和登录在册只是初步工作,要了解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的研究必不可少。2006年7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层次的专家咨询机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成立,由68名“非遗”研究和保护领域的知名专家组成,冯骥才任主任委员。随着“非遗”工作的开展,2007年,各省市的相关科研单位也陆续建立了相应的研究机构。
如果说研究工作是将“非遗”向深度发掘,那么宣传就是将其向广度上扩展了。宣传工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有其独到的作用,通过宣传教育,在全社会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和意义,培养全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为普查和保护工作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环境,具有深远意义。2007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真正成为了社会的公共话题,这与当年一系列相关活动及其宣传是分不开的。
2007年,《中国文化报·文化遗产周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报道的重要阵地,一年来做了大量工作。4月16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开幕。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在联合国机构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活动,精彩的展览和演出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5月3日至7日,首届中国古琴艺术节在江苏常熟举行。与之同属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昆曲2007年也有不少重大活动:5月上旬,风靡海内外的青春版《牡丹亭》百场纪念演出在京举行;5月15日至21日,文化部主办的全国昆曲优秀青年演员展演在杭州举行;6月15日,上海昆剧团全本《长生殿》5轮演出落下帷幕,演出规模和票房收入都创造了昆曲史上的奇迹;10月上旬,《〈牡丹亭〉与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12月,北方昆曲剧院建院50周年纪念演出持续了一个月,成为本年度昆曲演出的又一盛事。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