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文明创建大家谈
郭凌云:拓展闽西精神文明建设特色新路
发掘优势 注重创新
文明风   |  时间: 2008-01-21   |   文章来源: 文明风
 

    7、根据精神文明建设也要抓项目,也要多办实事的思路,近年来我市在创新特色,扎实推进各项创建工作的同时,多方争取资金,努力为基层多实事。⑴2002年以来,省委文明办共扶持文明精品村文化设施建设26个村,资金99万元,社区文化设施、绿色网吧、爱心超市等扶持资金38.5万元,救灾文化设施维护费106万元,市财政安排精品村文化建设项目21个村63万元。文明社区文化设施建设项目21个21万元。⑵经多方争取,中央文明办在扶持我市文化设施建设外,2006年又把我市列入全国“电视进万家”项目市,共赠发我市烈军属、复退军人和困难群众彩色电视机5450台。⑶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中央文明委3年来共扶持古田会议旧址群改版经费700万元,省文明委配套200万元。目前这些办实事项目正在发挥效益,也更使受益群众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为进一步拓展“文明春风暖万家”活动,围绕“扶贫分帮困、赈灾助学”主题,发动全市500多家省、市、县级文明单位捐献3000多床全新棉被送山区农村的低保户、困难户。同时在全市边远学校开展“关爱贫困学生行动”,并以送棉被的形式资助生活困难、品学兼优的中小学生,全市14所学校的210个贫困学生受到资助。

    8、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洁我家园、共创文明”工程。近年来,国、省道沿线环境整治和环卫设施建设被市委、市政府列为2005年-2006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先后确定了37个国省道沿线环境卫生设施建设的重点乡镇,市财政两年安排专项资金410万元,支持文明办等单位在乡镇推进环境卫生设施建设。各县(市、区)根据市里的要求,配套资金,协调、支持乡镇精心筛选设施项目、精心选址、认真设计、全程跟踪。通过建设,国省道沿线乡镇的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有较大的突破,环境卫生水平上一个新的台阶。

    9、创新精神文明宣传载体。根据精神文明建设“三贴近”的原则。为了使精神文明创建的内容为群众所理解、掌握并在实践中贯彻,我们坚持在教育实践中运用通俗易懂易记的语言予以概括和宣传。实践证明,这样的宣传教育方式更能深入人心、更有感染力,也更有教育成效。⑴“文明行为规范‘十个一’”。目的是为了加强城市管理,规范市民行为,推动城市综合文明水平提高,这项市民教育实践活动,得到了中宣部和中央文明办的充分肯定。其主要内容是:一月一个卫生日,见面一句文明语,干干净净一篮菜,童叟无欺一个价,整洁归位一间店,每天垃圾装一袋,平坦整洁一条巷,拐弯暗处一盏灯,车辆停放一条线,工地施工一围栏。⑵“环境秩序‘十不’规范”。为进一步深化“闽西红土地千里文明长廊”创建活动,巩固和推进国、省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加大宣传,力促农村群众形成良好的环境生态意识和卫生习惯,增强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的能力,市文明委自2005年开始在全市农村广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村民行为“十不规范”宣传教育。其主要内容是:垃圾不乱倒、杂物不乱堆;污水不乱流,房屋不乱建;车辆不乱停,行路不乱闯;禽畜不散养,摊点不乱摆;设施不损毁,花草不践踏。⑶走进红军“十个一”活动。为弘扬老区革命传统,积极探索富有闽西特色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途径,2005年市文明委在全市开展了走进红军“十个一”活动。主要内容是:吃一顿红军饭,唱一首红军歌,走一段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写一篇颂红军作文,听一堂传统教育课,扫一次烈士墓,讲一个红军故事,开一次学红军主题班队会,为群众做一件好事等。⑷新农村建设“十在农家”活动。为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培育社会主义新农民,今年市文明委在全市积极开展“十在农家”活动,以推进文明村镇、诚信村、生态村建设。即“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和在农家树新风、德在农家育新人、法在农家保平安、信在农家拓发展、绿在农家优环境、洁在农家健身体”。⑸“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十个一’要求”:为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文明村创建,市文明委提出了新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要努力做到“十个一”:即:村村有“一个阅览室、一个宣传栏、一个科技文化室、一个广播站、一个体育健身场、一支文艺演出队、一个书画室、一个老人棋牌室、一个村史展览荣誉室、一批利用祠堂、宗庙、学校改造的文化活动场所和文化大户”。⑹“关爱‘留守儿童’十个一”活动。为解决我市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在教育、生活及日常管教方面存在的问题,市文明委提出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社会行动,内容是:每月一信报平安,每天帮做一件事,每人一张情况卡,三方联系一渠道,定期交流一家访,互助互学一帮一,主题教育一活动,增进亲情一团聚,村居帮困一责任,扶持关爱一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