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风中看点
生命教育的好创意
文明风   |  时间: 2008-01-21   |   文章来源: 红 网
 

高福生

  我们为什么活着?为什么死亡?近日,成都石室中学61名十五六岁的高中生在一堂名为“设计你的墓志铭”的课程上,庄重地为自己的人生作了“最后总结”——“生是死的开端,死是生的延续”、“人可以走向天堂,但不能走到天堂,而我,一直都在路上”、“我真的好想再活500年”……在青春年少的时候让学生思考死亡的话题,这是石室中学开展省级重点课题“中学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究”中的一项创举。(4月25日《新京报》)
 
  从相关报道中我们得知,石室中学这种别具一格的教育方式一亮相,立刻引发了热议。学生说,“在上这堂课前,我从来没有想过写墓志铭,也很少想到死,觉得好像离自己太远了。不过,通过写墓志铭让我思考了很多东西。”教师的看法是:“我们教孩子的不是怎么看待死亡,而是要他们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生,尤其是如何生,而不在于死。”一些家长刚认为,“孩子还那么小,未来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情要去经历,怎么能让他们写这些东西呢?太晦气了。”

  这些年来,围绕生命教育、死亡教育进课堂这个话题,可说是新闻不断。某学校一位老师在讲完课文《生命》后,要求每位学生先假设自己死了,然后再用悼词的形式追忆一生;中央教科所深圳南山附属学校八年级,在课堂上为一位坠楼身亡的同学举行特殊的“悼亡”仪式;西安市26中初二(1)班的学生,在语文老师的布置下写过一篇《给自己写墓志铭》的命题作文;海口市一所中学组织学生参观火葬场……这些标新立异之举均引起了沸沸扬扬的关于“死亡教育”的大争论。

  事实上,在国外,死亡教育进课堂早就成了常态。在英国小学的课堂上,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或护士对小学生谈人死时会发生什么事情,并让学生轮流通过角色替换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如父母因车祸身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感觉;美国的一些小学校里甚至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台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尽管也有人认为这么做可能会给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但大多数教育专家和家长却对此表示支持。

  而在我们国家,基于“生者谈死犯忌讳”这样一种传统的文化背景,一些人在对孩子谈起死亡话题时,要么闪烁其辞有意敷衍,要么就是诸如化蝶高飞、破茧重生之类的美好童话,让孩子莫衷一是。近期的一个调查显示,49.8%的初中生、61.4%的高中生相信“人能够死而复生”的说法,而只有4.9%的小学低年级和7.0%的五年级小学生相信此说。这一调查说明,随着年级的增高,学生的生命观反而越来越模糊,生命意识越来越肤浅;要让孩子坦对“晦气”乃至直面死亡,必须克服成人头脑中那种片面的消极的忌讳心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论是组织学生参观火葬场,还是在课堂上写墓志铭,通过这些别出心裁的“创意”来树立起生命意识,让他们关爱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更注重提升生命质量,更注重实现生命价值,是用不着大惊小怪的。这些形式各异的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激发了学生发现生活的美好,让人在活着、活好的同时更活出价值,活出一种境界,它带给社会的不是恐怖,而恰恰是越过心理障碍后的一种气定神闲,不仅要击掌叫好,更要日臻完善、推而广之。

  责编:黄天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