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风中看点
生态文明建设对中国的意义重大
文明风   |  时间: 2008-01-21   |   文章来源: 文明风综合
 

党的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的报告

    十七大首次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的报告,人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更应该意识到,中国当下的生态环境问题,事实上已经又一次将中国置于危险的境地。

    圣雄甘地曾说过,如果中国和印度立志学习西方的消费文化,两国人民将像蝗虫般迅速将世界掠夺一空。当下的问题是,西方的工业文化和消费文化同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中国,我们还来不及醒悟,更来不及采取有效措施,就已经身处污染的包围之中。时至今日,中国70%以上的河流与湖泊已遭到污染,中国70%的能源需求依赖煤炭,而依据世界银行的估计,中国每年有数以十万计的人因污染而早亡。中国近60%的城市人口居住城市的空气污染水平,是美国平均水平的两倍,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水平的5倍。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态文明观念已经超越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成为一种普世的价值观。生态环保运动也早已超越主义之争和国家界限,成为全人类最具号召力凝聚力的“共同语言”。诚如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所言:“生态文明应成为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基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离不开生态文明,没有良好的生态条件,人不可能有高度的物质享受、政治享受和精神享受。没有生态安全,人类自身就会陷入不可逆转的生存危机。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前提。”

    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中国的当务之急,它的建设及优化发展,必须跨越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努力实现公民环境权利平等。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最终将是导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矛盾冲突的导火索。现在,工业环境污染的负担不成比例地落在了贫困的农村人口身上,在“世界工厂”的旗号下,污染的成本不由得利者承担,而由地方百姓承担,地方百姓未必增加了就业机会,而地方增加的那点财政收入也许远不及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损失。这实际上相当于少数人向多数人征税,而且是不入国库只入极少数人腰包的税,同时也是发达国家向不发达国家征税。

    因此,环境问题本质上是社会公平问题。必须从法律上确认公民的环境民主权利和环境损害巨额索赔权利,否则,普通公民的环境权利得不到保障,一些企业和官员“我走后哪管洪水滔天”的短期行为导致的环境破坏和污染就会越来越严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紧张而非和谐的关系就难以避免。

    生态文明的第二重境界,是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平等相待的境界。生态文明并不要求人类做清心寡欲的苦行僧,不主张极端生态中心主义。它首先强调以人为本原则,但它同时反对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生态文明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是“万物之灵长”,其智能必须促进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最近有一条来自美国的新闻令人注目:因为一个白头鹰巢,美国温特斯普林斯市一项耗资8亿美元的大型建筑工程被迫停工,因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鹰巢周围600英尺(约183米)以内不得有任何大型建筑工程。另一个事件是:不久前,德国德累斯顿一座635米长的钢铁大桥,让一种4厘米长的珍稀蝙蝠给弄下了马。这些,都是强调人与自然和平相处的例证。

    生态文明的第三重境界,是适度消费、环境共生的城市文明境界。如果说由工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和环境破坏可以轻易转嫁给穷国和穷人,那么,由不合理的消费欲望的膨胀带来的环境污染却不问贫富贵贱,人人都必须共同承受。最典型的就是城市的汽车拥堵和尾气污染。小汽车的消费欲望得不到有效遏制,未来所有的城市都将可能成为巨型停车场和“毒气”弥漫之地。大力发展公交和倡导乃至用政策和法律去规范小汽车的节制使用,是未来城市文明和汽车文明的必然生态。(《中国青年报》 童大焕)

相关阅读

 党的十七大报告关键词解读: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有深远影响,也是中华民族面对全球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作出的庄严承诺。 >>>点击详细


 “生态文明”上升成全面小康新目标

  把生态文明上升为全面小康目标的新要求,凸现决策层对中国环境和资源现状的深切忧虑。

  虽然在新一届政府的执政理念中,环境、资源等外部约束性问题,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但在11月15日上午,当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开幕式报告中,将"建设生态文明",明确定义为中国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的新要求之一时,仍然让人为之一震。 >>>点击详细


 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理念的重大意义

    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批判反思了人与自然关系中环境污染的代价,强调要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要求全党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科学发展观,不仅仅是一个指标性的问题,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某些区域片面追求经济增长、不利于长远发展的错误执政理念。 >>>点击详细

责编:林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