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败坏我们声誉更严重的,是它欺骗了广大患者,这是我们最关心的。所以我在一次大会发言中点名批评这种做法,我说你们这么干,比拦路抢劫还恶劣。拦路抢劫是抢健康人,你们这是害病人性命,丧良心啊。
院士成赚钱金字招牌
“扯上个院士,就可能增加经济效益”
事实上,很多院士都不同程度地遇到过我们这种情况。总有人想拿院士当金字招牌,只要扯上个院士,就有可能增加它的经济效益。
比如说有些厂家说是搞新闻发布会,其实就是变相做广告,我们也上过当。更恼火的是,一些学术机构组织的学术讨论会,我们去了以后,第二天报纸登出来的,也带有商业性宣传的味道。
有一次,一家学会受托召开学术座谈会,议题是西北某地用罗布麻纤维生产的内衣。我们知道,罗布麻的提取物可以治疗高血压,提取以后剩下的纤维就是废料了,他们用它纺织成内衣,然后就说穿这个衣服可以降高血压。
我明确表态:废物利用,卖衣服赚钱,发展地方经济,这个我支持;但说它能治高血压,这是伪科学,我不支持。结果第二天,报纸登出来说,张三李四哪些专家参加了这个会,“所有到会专家都肯定这个衣服可以治高血压”——又把我给蒙进去了。
过去我们开学术会议,在本单位的礼堂、会议室就行了。现在形成个风气,开什么会都得去宾馆,贵得很。开会拉赞助不违法,但是影响不好,我们不赞成。既然办正规的学术会议,应该尽量和企业割断不正当的经济联系,否则说不清楚。
要搞研究,必须有研究费。如果国家给的研究费不足,就得想办法找企业去;可企业给科研费,就有附加条件,甚至有不正当的要求。我现在的办法,就是提高警惕,凡是有商业嫌疑的活动一概不去。
要改变目前一些不好的风气,要靠两个方面。一方面,学术界要自律。另一方面,要整治大环境。大环境如果不好,想在学术范围内关着门搞也很难。总的来说,情况在好转。比如大环境方面,国家下决心治理腐败,整肃风气,会起到一些震慑作用。学术界内部,也在抓学风建设,强调诚信自律。长此以往,学术环境和社会风气会有很大的改善。(杨健 熊(王乐) 记录整理)
责编:谢添实
注:该言论仅代表网友观点,未经本网调查、核实。 |
![]() |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