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重点播报 > 正文
舍小顾大:"蒙洼精神"再现2007淮河防汛抗洪风采
http://wmf.fjsen.com 2008-01-21 15:52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这一种舍弃,令人敬重——“蒙洼精神”再现2007淮河防汛抗洪风采

  新华网合肥7月15日电(记者宋斌、蔡敏、马姝瑞)2007年7月10日12时29分。淮河王家坝闸开启。滚滚洪流如脱缰野马奔向蒙洼蓄洪区。刚刚还是阡陌纵横、庄稼油绿、生机盎然的田园,顿成一片泽国……望着倾泻的洪水冲进自己的家园,站在大坝边、庄台上和保庄圩里的蒙洼百姓,心头百感交集,有的流下眼泪,有的默默转过身去……

  这一幕震撼人心的场景,同时也迅速通过新闻媒体传向海内外,众多民众看后为之动容。

  这是淮河蒙洼蓄洪区自1953年建成后第15次蓄洪。温家宝总理13日在慰问蒙洼受灾群众时称赞的“舍小家为大家,舍局部顾大局”的“蒙洼精神”再次展现了安徽人民的抗洪风采。连日来,许多读者给安徽省有关部门写信、来电,称赞蒙洼群众的胸怀。在互联网上,众多网友发帖留言,表示他们的感动和敬重。

  七旬老人14次转移搬家:关键时候就是要舍小顾大

  “说句心里话,村里人谁都不希望蒙洼蓄洪。”王家坝镇刘郢庄台73岁的老汉刘克义坐在自家门口,点上一袋烟,眼里充满了回忆的神情。

  他说,洪水一上来,不但地里庄稼淹了,生活也不方便,庄台被水围困着,人出不去进不来,急也能把人急坏了。“不过,为了上下游的安全,这点苦咱愿意吃。蓄洪国家也是不愿意的,洪水是自然灾害,没有办法呀!关键时候就是要舍小顾大。” 经历过14次搬家的刘老汉平静地说。在他空荡荡的家里,除了必要的农具,家当少得可怜。

  记者行木船进入蒙洼蓄洪区丁郢子庄台。一块高岗地上,一片没被淹没的玉米和花生地与汪洋对峙着。划船的老人心疼地告诉我们,今年庄稼肯定减产了,如果再进洪水就连这些也该冲毁了。

  老人说,他这个小木船现在是庄台与外界联系的重要交通工具。蓄水两天来,他已经义务来回拉了几十趟人,绝大部分是外界进来的医疗队、武警官员、慰问干部,还有新闻记者。

  顺着一条长长的水泥路,记者走进了蒙洼人民蓄水时保命的庄台。这里是国家为了让百姓避开洪水而人工堆起高地修建的村庄。庄台上房屋一座挨着一座,狭窄的胡同只能容下两三个人并行。

  村民乔如兰家正升起炊烟做饭,虽然储备的菜只有毛豆、青椒和一些西红柿,她却说:“地叫水淹了,能有这些还算新鲜的蔬菜吃,已经很不错了。”孩子们依旧像往年暑假一样,在村子里玩耍。为安全起见,庄台上的电已经停了,村民们又用起了久违的油灯。

  “家住岩岗头,用水贵如油;想水水不来,盼水水不走”。阜南县副县长熊德超深情地介绍蒙洼人这首令人心碎的顺口溜。蒙洼这片水旱交潜、多灾多难的洼地,记载着几代人的磨难和奉献。

  在熊德超看来,开闸泄洪虽然是面对特大洪水时必须采取的措施,但是蒙洼人民的理解和支持仍然是那么可贵,那么让人感动。

  不再“落荒而迁”:蒙洼人的奉献得到重视和补偿

  面对行蓄洪区人民无私的奉献,仅仅表达同情是远远不够的。党和国家以及各级政府对于蒙洼的奉献给予了高度重视和补偿,让蒙洼人面对蓄洪时不再“落荒而迁”,心态更加平和。

  阜阳市水务局局长单庆颍介绍,最近几年,为了兴建28孔退水闸,国家给了2600万元,王家坝闸重建又拨了2.6亿元,圈堤加固投入3.4亿元。蒙洼蓄洪区还以乡镇为中心规划兴建了4个大规模的保庄圩,并修整和加固了136个四周有石头护坡的庄台,原来居住在洼地的老百姓几乎全都安置到了安全地带。

  在整个淮河流域,国家自2003年淮河大水后,加快兴建总投资447亿的19项骨干工程。目前已有9项工程完成,其余10项年内基本完成。这些工程的完工将淮河中游防洪标准由不足50年一遇提升至100年一遇。

  71岁的五保户赵仁国走路有些颤抖,但记忆力却非常好。他告诉记者,2003年蒙洼蓄洪后,国家补偿款很快到位。老百姓如今对国家补偿政策都非常信任,这次蓄洪前,干部们不用再费力动员了,“西瓜一包、豆子一拔、麦子一捆,村民们说走就走。”

  他还介绍,除了受损作物的补偿之外,在蒙洼,像他这样的五保户已经全部由国家集中在保庄圩里安置供养。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今年4月,安徽省沿淮地区行蓄洪区补偿预报情况就一级一级送到了省里。7月11日,蒙洼蓄洪的第二天,阜南县副科以上干部工作组又进驻每一个庄台核查灾情,宣传补偿政策。12日,大批面粉、大米、食用油即到达每一个交通隔断的庄台。

  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心还体现在很多方面:7月10日下午王家坝开闸蓄洪的当天下午,200多名医务工作者组成的医疗和防疫队即全部进驻蓄洪区内,开展疫苗注射、消毒和常用药品发放等各项工作。蒙洼蓄洪后3天内,安徽省委书记郭金龙、省长王金山带头捐款,安徽省委、省政府、省人大、省民政厅等多个省直机关的干部群众及地市政府就向灾区捐款170万元。

  “蒙洼精神”:抗洪中筑起新的精神堤坝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6月7日,蒙洼蓄洪区所在的阜南县组织部就抽调了136名县直科级和副科级后备党员干部进驻到蓄洪区内136个庄台,担任防汛抗洪工作组组长和所驻庄台临时党支部书记。

  王家坝镇王家坝村支书王玉科说起县城里派来的抗洪干部叶昭志夸赞:“蓄洪前,他连夜帮着村民搬家。现在安顿下来了,他也总是一进家门就帮着干这干那,连句多余的话都没有。他是我们生产救灾的‘主心骨’”。

  记者想和叶昭志聊几句,他却忙得根本顾不上,只丢下一句话:“群众都能舍弃自己的家园保大局,我们这些党员干部更应该多奉献。不管条件多艰苦,我们都要助保护好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让灾区群众有衣穿、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无重大疫情发生。”

  为了应对更加艰巨的淮河防汛抗洪任务,安徽省又继蒙洼后,又启用了上六方堤、下六方堤、南润段等6个行蓄洪区,为淮河上下游的安全作出了贡献。这些地区群众、干部用无私奉献,共同树起了新时代坚强不屈、勇于舍局部顾大局的“蒙洼精神”。

  连日来,“蒙洼精神”获得了上千网友的致敬。网友吴中生有说,那些蓄洪区人民在洪水中的付出,是我们坐在空调房里想像不出的。祝福他们好人一生平安。网民小试牛刀说,不管承受多大委屈,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自己,安徽淮河蓄洪区的人民都愿以大局为重,都愿牺牲自己,保全大家。安徽以自己的方式感动中国!

  “蒙洼精神”在中国科技大学暑期留校学生中也引起了讨论。科技传播与科技政策系研二学生魏薇说,目前我国东西部发展还很不平衡,我们这些天之骄子应该发扬蒙洼精神,响应国家号召投入中西部建设当中,“我觉得这也一种舍小顾大”。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