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农亦戏亦歌亦舞
演员在后台化妆
海拔千米之上的屏山乡,以往比较贫困,近年来,随着茶业壮大发展,群众腰包日渐鼓起,但不管贫与富,当地群众的文化需求从没“贫”过。
乡里没了剧团,但群众喜欢戏剧的热度却不曾减弱。群众找到郭守敬,让他联系剧团前来献艺。但逢年过节,要请到剧团可不容易。有一年元宵节,郭守敬联系了一个剧团,也提前交了150元定金,结果苦等不见剧团前来演出,郭守敬等几位剧团老成员坐不住了,干脆自己上:原来剧团的服装还在,道具也还在,在家的10多位老演员前来救急,登台演出。
此后,郭守敬、郭守常便一直想着复办屏山剧团。1998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郭守敬、郭守常重新办起了剧团,他们四方动员,招来了10多位新演员,边培训,边上岗,郭守敬、郭守常、郭雪英等人则身兼数种角色,前台演完戏,便赶到后台拿起唢呐、琵琶、二胡、三弦、洞箫等乐器,吹拉弹唱样样通。
如何才能将传统的高甲戏剧唱出新意呢?负责剧本创作的郭守敬想到了政府的中心工作,主动将平安、计生、农业新产业、新政策融入剧本,让传统老戏唱出新意。乡领导很快发现了戏剧的魅力:原来乡干部干巴巴地对着群众宣传各项政策,过于直白,群众不好接受,也不爱听,宣传效果不理想;可将这些政策融进戏剧,以方言化、故事化形式进行宣传,故事取之于身边,群众自然喜闻乐见,宣传效果立竿见影。这不,眼下,剧团正将党的十七大精神写入剧本,在乡间四处演出呢。
就这样,亦农,亦戏,亦歌,亦舞,这群活跃在乡间的演员,过着他们丰富的“戏剧”人生。
两位戏剧守望者的忧思
善于创作剧本的郭守敬,自上世纪60年代末以来,笔耕不辍,写出的剧本不下百万字,其中上万字的大型剧本就达40多部,各类曲艺节目的撰写,他自己也数不过来;郭守敬带过的徒弟10多人入选大田县剧团、永春县剧团,有的已经走上领导岗位;郭守敬的不少剧本成了“畅销书”,1998年,他写的大型历史剧本《花烛恨》不但成为自己剧团的压轴好戏,还广泛为其他剧团选用,德化县金华声等剧团至今当作保留的好节目;2002年,郭守敬被评为省农村文化先进工作者。
可是,58岁的郭守敬写了30多年的剧本,乡里却后继无人,这对剧团来说可是个“隐患”:老郭写不动了,老演旧戏,群众就会觉得没味,欲上新戏,剧团可就难于支付外地作者高额的创作费。
60岁的郭守常何尝不是这样的心情:虽然,现在剧团22号人马能够应付各种演出,但人手紧缺问题依然存在,带出来的新手刚刚有些模样,却时常被沿海剧团“挖了墙角”。由于沿海戏剧演出市场大,人往高处走,郭守常哪能拦得住呀。由于缺少人手,郭守常至今仍上场演出,六十高龄的他,还能倒立走,翻跟斗,身手敏捷着呢。但老郭还能翻上几年呢?
◆◆ 采访后记 ◆◆
福建大田县乡村剧团鼎盛时期在上世纪80年代,县里乡村剧团多达40多个,乡村处处可见戏班子演出的场景,台下观众人山人海,煞是热闹。但随着大多数青年外出打工,各剧团均出现了断层现象,演职人员青黄不接。县文化部门今年秋季本想组织县内各乡村剧团,开展一场乡村戏剧调演,不料,在40多个剧团里,除了屏山乡剧团演出活动较多、演职人员阵容较整齐外,其余剧团几乎处于解体边缘,除了在春节等节日或民俗活动时偶尔亮相一两回,演技一年不如一年。
大田县高甲戏系闽南传入,唱腔为闽南方言。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划归晋江专署的大田县,在文化等方面得到晋江的大力扶持,晋江甚至派出一个戏班前来传授、扶持大田高甲戏的发展。如今,泉州、厦门的高甲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地的高甲戏越唱越红火,而无法得到国家扶持的大田县高甲戏处境却一日不如一日,同一戏种,两般境地,令屏山乡剧团的老戏人们有些不解:国家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何划分地域呢?大田县的高甲戏能否与闽南高甲戏同享国家扶持的阳光呢?
责编:林芳斌
责任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