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风首页 > 重点播报 > 正文
冯鸿昌:成长在厦门港的技术状元
http://wmf.fjsen.com 2008-01-21 15:50   来源:文明风    我来说两句

  冯鸿昌在单位是一个合格的职工,在家中更是个好儿子,好大哥。2003年12月冯鸿昌父亲忙完农活后,在回家的路途上被摩托车压断了小腿,他一听到消息,马上请假回家照料。当时他的妹妹刚到新单位不久,冯鸿昌不忍再给她妹妹添新的压力,硬是等到她放假回家才告知。在父亲住院的期间内,冯鸿昌守在病床边端水、喂药、擦身、按摩,几乎不眠不休。1998年9月,冯鸿昌的妹妹考入三明林业学校,每年的学费约为2500元,当时冯鸿昌初到厦门打工,月薪不到1000元,却承担了他妹妹所有的学费和每月的生活费;知道妹妹喜欢吉他,就用中秋节的过节费给他妹妹买了一把吉他;为了提高妹妹的英语听力水平,把自己节衣缩食好几个月才买到的“爱华”牌录放机送给了妹妹,并鼓励妹妹报考大专的自学考试。冯鸿昌的爷爷今年已经78岁了,冯鸿昌知道老人家一个人生活很寂寞,便给他买了收音机。放假回家,总是到爷爷的房间和他聊聊天,时常到地摊淘些“古书”给爷爷看。他爷爷年轻时曾参加过厦门飞机场的建设,心里面总是惦记着再回厦门看看。今年一月份,冯鸿昌把爷爷接到厦门来好好的玩了几天,看了几天,帮爷爷圆了多年的心愿。

荣誉面前:我只是名普通的港口技术人员

  从集团的“十佳青年”到市“技术状元”再到“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鲜花和荣誉一直围绕着冯鸿昌。但在大家眼中,他还是那个冯鸿昌,还是原来那个小冯。

  “有时候,和小冯一起做事,你才突然想起,原来身边这个沾满油污的人是政协委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而在平时,你甚至都会把他的这些光环给忘了。”冯鸿昌的同事,龙门吊组技术主管唐兆明这样说起他的同事,“小冯这人在荣誉面前心态平和,很多次他领奖回来就穿上工作服出现在第一线,我们对这一切也都很习惯了。”唐兆明特别记得,2005年8月12日晚上,劳累了一天的冯鸿昌,正在家中休息。突然手机响了,接到紧急通知,第10号台风“珊瑚”向厦门方向袭来。公司决定当晚启动预案,分两时段实现码头设备的防台加固。冯鸿昌被安排在当晚时段,他立即穿上工作服赶往了公司的海沧海润码头。

  当晚设备部门的防台主要由冯鸿昌等7位党员参加,他们与公司其他部门的职工一起,通力合作,顶着风雨,一起完成4台桥吊、12台龙门吊的防台加固,又对现场和临时设施进行清理、加固,一直忙到天亮。第二天一早,他不顾一夜的疲劳,从海沧回来后,又投入了海天码头的防台风工作。

  冯鸿昌常这样说道:“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人生;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港口技术工人”。同事们说冯鸿昌每次要到省、市开会或参加社会工作,总是会把班组的工作先安排好,碰到设备悬而未决的故障,在会议的休息时间还会通过手机了解维修进展情况。

  “我也没有做得比别人好,只是可能我做得细心点,运气好了点。我这荣誉是港口大家的荣誉,是我们所有人的荣誉。港口设备技术发展很快,技术才是硬道理,我要是不学习,就会被淘汰了。”对于其他进城务工人员,小冯认为,应该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一个点,积极地给自己充电,相信总会成功的。

责编:谢添实


责任编辑: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心情榜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